中外文明互鉴
——以中欧跨文化交流为例
2024年08月28日 10: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28日第2965期 作者:黄平

  中欧跨文化交流拥有悠久的历史。无论不同地域的人各自如何看待自身和他人,人们都面临共同的挑战、难题甚至风险,因此需要运用自身文化优势,同时借鉴他人的文化,共同应对这些挑战。“文化”在这里不仅指表演艺术和展览这些狭义的形式与内容,还包括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以及如何从这种文化的角度看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

  中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曾多次强调跨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如今已广为人知。在他和许多前辈学者身体力行的倡导和实践的鼓舞下,中国学者开启了与欧洲学者持续近40年的中欧跨文化互动与互鉴。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中欧双方还共同撰写、编辑并出版了《跨文化误解词典》第一卷(英文版),选取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如经济、社会、国家、道、仁、义、礼等。在近代以来的中欧文化交往中,这些概念和术语出现了哪些误译、误读和误解?无论是误译、误读还是误解,其中发生了哪些带有创造性的转换和创意?这些对今后文化互赏、文明互鉴又有哪些启迪和意义?这些都是经过几十年跨文化交流与努力后,期望产生的成果。

  过去,欧洲中心论的思想背后具有二元论的方法论路径,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甚至非善即恶的方式解读历史与现实。然而,无论是欧洲自身还是世界其他地区,过去、今天和未来都比简单的黑白分明更加复杂,两极之间有着无比宽广的中间地带,两极之外更有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在过去几十年的跨文化交往中,我们也邀请了中欧之外的非洲学者、亚洲学者参与讨论。这种持续不断的讨论和交往不仅仅是狭义的学术努力,艺术家、建筑师、管理者,甚至政府高官也参与其中。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交织,通过跨文化交往建立一种可能的互利互惠型知识,并探讨如何应对各种共同或交互的现实挑战及其背后的文化思想层面的深层次问题。这就是跨文化交往的意义所在,中欧也可以在知识层面互学互鉴,超越原有的各种无知、偏见、傲慢所带来的屏障与遮蔽,这不仅对彼此有益,也能使更多的地区和人民受益。

  基于过去几十年中欧学者的经历与思考、讨论,这些中欧学者之间建立了较长且深厚的互知与互信。然而,中欧之间的文明互鉴不可能一蹴而就,几十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毫无疑问,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都应该继承、弘扬并创新。但我们讲“各美其美”,就是要建立起基本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美人之美”是要取长补短,吸取他人的优秀成果以丰富自身;而“美美与共”,则是在继承和弘扬我们自身悠久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成就甚至教训,探索人类共享的未来,建设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层面走向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格局。各个社会和文化虽然不同,甚至也正因为不同,恰恰要走一条互补互鉴、和谐共生的道路,而非文明冲突、零和游戏的死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