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的戏曲之缘
2022年04月08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8日第2383期 作者:于文秀 姜慧博

  戏曲作为传统艺术种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美学风格而在世界文化园地中独树一帜。戏曲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不仅普通大众喜闻乐见,文人墨客中更是拥趸众多。很多现代作家都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传统戏曲给了他们启蒙教育,他们的文学修养和灵感多是从“戏场上得来”。同时,他们对戏曲的创作和传承也有着不同角度和程度的参与和贡献。

  田汉写戏

  田汉作为中国话剧早期奠基人之一,创作了《名优之死》《回春之曲》等很多著名话剧,同时他在戏曲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写就了以《西厢记》《白蛇传》《谢瑶环》《关汉卿》为代表的戏曲剧本,成为传统戏曲的新经典。在现代作家中,田汉被视为第一个有成就有影响的古典传统戏曲作家。

  田汉在读私塾时,就接触了一些古典小说和戏曲,如《西厢记》《红楼梦》等。他说:“我是如此地热爱戏剧,从幼小就感到离不开它。”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县当时盛行湘戏、皮影戏等,五六岁的他就跟着长辈们去十几里以外的地方看庙台戏。长大读书后,又接触了《三娘教子》《桃花扇》等新老戏曲作品。1912年,14岁的田汉模仿京剧传统的折子戏《三娘教子》写了一部《新教子》剧本,发表在当时的《长沙日报》上。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在创作话剧的同时,也没忘了戏曲,与一些戏曲名家交往甚厚。抗战期间,田汉参与发起戏剧界救亡协会,改革旧戏,创作剧本,积极组织培训演出为抗战助力。他是戏曲改革的先驱者,也是新中国戏曲教育的开创者。

  田汉的戏曲创作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戏曲文学创作立足本土传统艺术的优势特色,同时兼收并蓄,广泛借鉴古今中外艺术经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不仅在古典文学方面修养深厚,在诗、词、书、画领域也颇有造诣,艺术功底坚实。他的戏曲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对民族戏曲艺术做到了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针对传统旧戏突出“名角制”、文学性不强、忽视剧本本身等问题,田汉等有识之士积极倡导让戏曲重新回归于文学,提倡剧本中心制。

  对此,田汉本人推动并践行。他的剧本不仅表现新思想新导向,而且在戏曲的对白和唱词、结构及人物塑造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创新。很多戏曲名家都青睐他的剧本,京剧大师张君秋曾说过:“田汉老写的《西厢记》,是我一生中最满意的戏。”田汉的戏曲创作在整体意义上使戏曲文学有了提升,也使戏曲更有时代性。他为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夏衍所说:“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国的‘戏剧魂’。”

  老舍改戏

  以往,人们说起老舍,谈论的常常是他的小说、话剧,其实他在戏曲方面也有建树。老舍之女舒济曾表示:“父亲爱京戏,他不仅学过京戏、唱过京戏,而且也很懂戏。”老舍写过很多剧本,包括京剧、评剧等,在戏曲理论方面也有思考和探索。相对于这些,老舍对传统戏曲剧目改编以及他的点戏亦是他艺术贡献的组成部分,学界对此一直关注不够。

  老舍钟爱传统艺术,并热心致力于古为今用。抗战时期,他在《我怎样写通俗文艺》一文中谈道:“无论是旧戏,还是鼓词,虽然都是陈旧的东西,可是他们也还都活着。我们来写,就是要给这些活着的东西一些新的血液,使他们进步,使他们对抗战发生作用。”在为抗战而改编的京剧《忠烈图》等剧中,老舍对传统的忠君思想进行改造,将传统意义上的忠诚转变为“国家至上”、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战时观念,激发人们保家卫国的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配合文化建设的需要,全国开展了以“改戏、改人、改制”为核心的戏曲、曲艺改革运动。其中,“改戏”要求清除戏曲剧本和戏曲舞台上旧的糟粕成分。

  作为戏改小组成员,老舍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和深厚的艺术积累,本着“知识分子自我改造与唤起民众群体觉醒”的初衷,积极提出各类戏曲改革方案和意见,发表《略谈戏改问题》《看宽一点》《戏剧漫谈》等探索戏曲改革的文章。他反对老戏老演,强调应根据时代发展去粗取精,推陈出新,以引起新时代观众的情感共鸣。老舍认为,戏改应该尽量避免“粗暴”和“保守”这两个极端,“我们编制历史戏须有极严肃的态度”,戏曲改革者应“用很大的力量整理剧本,先把不通的去掉,慢慢地再让词句精彩”。

  他的主张也体现在创作实践中,在对传统戏《十五贯》《青霞丹雪》《王宝钏》的改编中,他力图不同程度地将社会主流话语和民间审美趣味兼顾融合,打造新的“人民的文艺”。可以说,“老舍本”戏曲剔除迷信等封建意识,强化了鞭挞压榨百姓的奸佞、呼唤爱护百姓的清官的主题取向,歌颂了为民请命的忠烈之士,塑造了很多维护公正、无畏生死的忠义形象,体现了老舍浓厚的家国情怀。

  此外,老舍的改戏还包括他的点戏之举。点戏亦源于戏曲改革,即20世纪50年代,老舍亲笔拟出包括《战樊城》《文昭关》《群英会》等68出京剧经典剧目手稿,并对这些经典剧目进行改编。每出戏用250字左右,简明扼要地写明故事提纲,其中有文戏也有武戏。老舍将提纲的撰写视为“大工程”,充分彰显了他热爱京剧、弘扬国粹的崇高情愫与爱国情怀。

  张恨水票戏

  现代著名章回小说家张恨水祖籍为京剧之乡安徽潜山,同“徽班领袖”程长庚、“武生泰斗”杨小楼是同乡。他酷爱京剧,不仅爱听爱看爱聊爱评戏,还在很多作品里描写旧时代戏曲艺人的生活与命运。尤为有趣的是,在北平时,他多次粉墨登场,以票友身份出演京戏。在他诸多笔名中,有一个叫“崇公道”,也与他和京剧的特殊缘分有关。

  对戏入迷,这在张恨水的生活与写作中都有充分体现。据说,当时收入有限的他,在付了房屋租金、家用等只剩下一块大洋的情况下,也要倾其所有去看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三个名角的联袂演出,被朋友打趣传为“一元看三星”的“倾囊豪举”。在创作中,张恨水也尤为关注戏曲艺人题材,并投入相当多的精力。从1929年到1940年的11年间,以伶人作为表现或描写对象的,就有《斯人记》《啼笑因缘》《银汉双星》《满江红》《天河配》《夜深沉》《秦淮世家》《赵玉玲本纪》等十多部小说。他以新闻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和小说家的思考感悟,描写那些在社会底层生存辗转的戏子、艺人的各种悲喜人生,凝聚着他对民国时期社会百态的深刻描摹,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蕴涵与社会历史价值,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关于张恨水的票戏,其子张伍曾在回忆录《忆父亲张恨水先生》一书中,以“演戏”为题,进行过专章的记叙。1931年,北平新闻界发起赈救水灾义演,张恨水在压轴戏《女起解》中扮演善良风趣的崇公道。当时,张恨水是北平《世界日报》和《世界晚报》的编辑,同时又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加之他的演出认真投入,一时间成为当时的“爆炸性新闻”,被各报刊出。此外,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还多次在新闻界人士的堂会和春节联欢演出中,出演《乌龙院》中的丑角张文远和串演《法门寺》中的校尉等,在当时的文化界传为佳话。张恨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创作中,都离不开与戏曲的互动,有着浓厚的梨园情结,这在现代作家中实属少见。

  无论是在他们的生活世界,还是艺术人生,这些作家都身体力行、尽心竭力地为中华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付出了自己的热忱和努力,他们的文学生涯受惠于戏曲,也回馈给戏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增了光、添了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