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家国大爱的时代长歌
2022年09月23日 05: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3日第2498期 作者:毋燕

  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得主王国平的报告文学《一片叶子的重量——脱贫攻坚的“黄杜行动”》,以人物事迹的艺术刻画为依托,讲述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作品再现了黄杜百姓通过种植白茶、发展白茶产业,奔赴在逐梦小康路上的坚韧、决心和智慧,展现出广大劳动者在党的领导下吃苦耐劳、务实求新的艰难历程和感恩图报、携手同进、共奔小康的绚烂图景。尤其昭示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坚守初心、求新求变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党员干部身上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彰显出饮水思源、先富帮后富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历史意义。

  脱贫攻坚的时代精神

  全书布局四部分内容,互为映衬,彼此深化,艺术再现了黄杜村从贫困迈向富足的蜕变历程,不仅将“黄杜故事”这一摆脱贫困的样本鲜活化,更探索了摆脱贫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三项工程的融合路径,既具有现实的广度,又体现出时代的温度。

  第一部分“序章”提纲挈领地统领了黄杜垦荒种茶这一“有感染力的创举”和捐苗扶贫这一“有想象力的善举”,并将脱贫之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考对接到黄杜人身上。一片片的叶子,铺就了黄杜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这块石碑是黄杜故事的核心主题,两尊塑像分别是被称为“安吉白茶第一人”的盛振乾和被尊为“白茶之父”的刘益民,“感恩树”饮水思源,是黄杜人生动注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的感恩践行,同时更展现出中华文化勤俭持家、踏实做事的精神赓续,简明而又宏阔地呈现了作品的精神主旨。

  第二部分是关于黄杜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华彩篇章。黄杜故事打出的“组合拳”唱响的是脱贫攻坚的时代壮歌。发展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干部带头”凝聚力量,引航努力的方向,“以点示范”科学布局、循序推进,“政策扶持”激发干劲、团结力量,“科技指导”则是后盾力量,以作出事半功倍的成绩,“文化赋能”确保了品牌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盛阿林带头种植茶苗,殚精竭虑为村谋发展;时任乡党委书记叶海珍勇挑重担,科学谋划白茶产业发展;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盛阿伟为电力铁塔选址与茶园自然风景反复协调沟通,并带领党员主动捐苗扶贫。脱贫攻坚事业环环相扣,需要现代科学理念的支撑和推进,还需要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第三部分展现了黄杜人置身时代洪流中的勇敢作为与自觉担当,对“我们有今天,靠谁”和“我们富裕了,该做什么”两个问题作出了铿锵有力的答复,唱响的是朴实的民族精神与家园情怀。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捐赠茶苗帮助三省四县贫困群众脱贫,他们不仅捐苗,还倾囊相授管理技术,将绿色产业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传播给他人。这种有情有义、有始有终的做法,映现的是“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一深入人心的现代认知和现实实践,是熔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灵魂里的人文情怀与道德理念,“德不孤,必有邻”,黄杜故事沉潜着深沉的家国大爱之情。

  第四部分则探索了在“后小康时代”,黄杜新生代的自觉奋进与主动探索,赓续的是黄杜人一路向前“吃螃蟹”的勇敢拼搏与自立自强,同时揭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丰富内容。发展产业振兴,就要顺应时代愈加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和新生代力量推动“智慧乡村”建设。结尾处的两座雕塑意指尤为丰富,“时间轮”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将整个故事孕育的味道具象地展现出来;“给未来的一封信”是画龙点睛之笔,既是黄杜故事的未来憧憬,也是“最美奋斗者”传神的精神写照:“我们互为分享/散发出温暖的光芒/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一起/未来可期……”

  作者写茶,但并不拘囿于茶,着意凸显出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选择。黄杜故事凸显出实事求是、勇于拓新的创新精神。无论是黄杜人选择发展白茶脱贫致富,还是捐苗扶贫的举动,都遵循一个非常朴素却又根本的理论,即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发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黄杜之所以能够因为种植安吉白茶脱贫致富,美名在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黄杜这片天与地适合白茶的生长需求,这里的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气候、生物都能匹配白茶的生长需要。这些条件与这里的自然生态息息相关,更离不开人文精神的保驾护航。黄杜之所以能够打造出“安吉白茶”,还在于一以贯之了现代文化理念中的合作精神和契约精神,这同样是新时代精神的应有之义。

  文学与社会同频共振

  作者敏锐地捕捉时代精神,以一种散文化诗性审美特质将脱贫攻坚战中的黄杜故事的多重意味展现出来,既充盈着寥廓悠远的古意,又充满了蓬勃激烈的现代感。

  首先是文学对时代精神的捕捉,如前所述,作品对于脱贫攻坚的诸多方面均有涉猎与思考。从“村没有村的样子”到“村越过村的样子”,还原了黄杜人发展白茶产业一路拼搏从贫困迈向富足的艰难历程。黄杜的蜕变,为摆脱贫苦现状提供了一份鲜活的样本,具有典范性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就此而言,这部作品的写作就具有了文学的担当精神。

  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散文化的语言,聚散有致、深蕴哲理,叙述故事时用语通俗活泼如友交谈,描写议论时诗性自然的语句流淌着生活的诗情画意,浸入了作者对时代重大事件的深刻理解和独有体悟。史料典籍的引证、神话传说的插入、民间故事的例证,不仅避免了报告文学书写同质化的流弊,而且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与文字的奇妙无穷。尤为突出的是,行文妙语佳句迭出,神采飞扬,随处可见的俚语俗语一语双关,“黄杜+”时间与“茶苗×”之类精练传神的词语活用,更是俯拾即是。文本也因此充满了鲜活靓丽的时代趣味,以及“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大道至简的哲学意蕴,从而构塑了文字轻盈灵动的审美质感,彰显了一种举重若轻的写作风度和对艺术创作情动于中的自信与挚爱之情。

  文学最温暖人心的是真情,尤其是思想深度、艺术追求以及人文关怀契合后焕发的新闻写作者的匠心精神更令人感动。作者于“黄杜故事”这个样本的文学书写之举,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同样具有“样本”意义。优秀的文学必然源于丰富的生活和实践。作者驻点黄杜村,沉入生活,深入采访,熟稔村民的疾苦喜乐,还前往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和白沙乡卡塘村等茶苗受捐种植地采访,在获取了大量鲜活资料的过程中,不但感受到社会脉搏,而且敏锐捕捉到时代精神,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黄杜故事中的人、事、物、情、理。

  以上是写作态度的启发意义,此外,这部作品也具有书写范式的探索意义,作品字里行间晕染着行走大地的朴素与乡人百姓的亲近关系,通过活跃灵动的语体风格渲染,形成宏阔的在场感与生命感,恰与黄杜人在摆脱贫困过程中的拼搏精神相得益彰。大抵也是对语言这般的匠心独运,使得作品营造的意象既有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图景,又充满了小桥流水的盎然清新的田园风情,浓墨重彩地绘就了一幅“亦农亦工亦商亦景区”的现代新农村发展的壮丽画卷,升腾起一种身虽未至,但心向往之的境界。

  “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交相辉映,绽放而出的是文学的璀璨光彩。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