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04月22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2日第2393期 作者:张媛媛

  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有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中有所作为,是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据统计,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职业教育在担当与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被赋予重任,在这一新机遇和新挑战下,职业教育更应积极对接乡村,推进创新转型,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重塑乡村气质,再现乡村活力,回归乡土,振兴乡村是当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乡村振兴中的良好实践纷纷涌现,如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政校合作兴办乡村振兴学院等。新服务平台的建立是职业教育在区域内服务“三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职业院校、地方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以项目带动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综合素质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并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人才及技术支持体系。新服务平台的出现符合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从数量走向质量、数量与效益并重进程中的积极探索,是农业发展从依靠物质与资源投入向依托科技与提升劳动者素质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需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新形式的出现符合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有效提升农民职业素养。从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及乡村振兴学院等服务形式来看,职业教育仍需在理念与质量上下功夫,围绕区域农业特色,加强专业建设深度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同时进一步深化并探索项目合作新形式,加强基地共享共建,并有计划地开展国际交流实践与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农业职教平台。

  广大农村既是当前职业院校的重要生源地,也是其人才服务与就业的“蓝海”。职业院校需要以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为载体,着力培养数量充足、年富力强、能够扎根农村、懂现代农业的多能型、专业性、实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其统筹农业发展与农村稳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职业教育要匹配区域经济,扭转当前在定位、专业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出现的“离农”倾向,实现从同质培育向精准培养转变,基于农民需求、农业产业结构特征量身定制本土化、适农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要“农”字当头,全身心地研究与开发办学思路及人才培养方式,积极主动办好服务现代农业和粮食、水利、农林类专业。同时,涉农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要从传统走向特色,从数量向质量提升,满足农村地区多元化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进“专业优化工程”,立足“跨界、融合”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并不断开发创新创业新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立足乡村振兴开展项目实践,以“产业孵化+技术支持”来连通创业路径,实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可通过定向、订单培养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农村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培养有知识、会管理、懂经营的高层次综合型人才,服务农业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活农村产业活力的“提速器”作用,通过人才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职业教育人才培训服务过程中要积极围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功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样态,实现农村农业发展的效率、质量与动力变革。现代职业农民是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中的生力军,职业教育要依据当前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需求,积极探索分层分类培训,深化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使农民寻求平等与转变身份的愿望得以实现。同时,也要积极进行培训模式革新,改变专家和教师讲、农民被动听的传统模式,要聘请“田秀才”、民间工艺传承大师、农业生产技术骨干等做兼职教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等构筑培训资源的“蓄水池”,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致富能力与自主发展能力。通过积极探索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培训基地”“返乡农民工培养基地与再就业基地”“农村技术培养实践基地”等,呈现更智慧更精彩的农业演绎,达到插柳成荫的效果。从农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来看,要积极面对当前“资源红线”“环境黄线”的挑战,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探索绿色智能农业,积极利用“互联网+”、农村电商、大数据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标准化种植、生态品牌与认证追溯,让智慧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使“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互促互益、相得益彰。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213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