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隐忧与应对
2023年05月26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6日第2658期 作者:王帅杰 杨启光

  随着机器学习、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创新不断引领着教育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为教育带来的变革正在进一步影响着教育的底层逻辑,即对教育全生态中不同的人与知识带来何种影响的问题。因此,面对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我们有必要对教育面临的前提性与根本性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回应,并思考教育如何在将来更好地予以应对。

  人工智能影响教育的底层逻辑转换

  传统教育教学的内容既包括基于客观世界的表征主义知识,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之间互动而生成的经验性知识。人工智能一直以来被视为辅助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智能技术逐渐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教育中围绕教师与学生间的知识合作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并逐渐涉及教育的底层逻辑转换。

  首先,教师角色与人工智能的两极反转。从人与技术的关系出发,技术通常被认为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或方式,人工智能通过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帮助教师进一步实现教育目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关系开始倒置。伴随着当今虚拟教师、智慧学伴和智能导师的出现,以及它们在课堂管理、教学实施与知识存储等方面均体现出高效性和精准性,教师大量的工作都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得到较好地完成,教师作为教育者、知识权威和管理决策者的角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次,学生接受教育场景转向技术的虚拟化实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更加真实、准确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并逐渐构成了人们数字化生存的各种有效条件。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生存同样转换着教育的底层逻辑,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方法、手段,改变了传统教育场景中的知识学习方式,并逐渐转向由人工智能构建的技术场景。

  最后,人工智能知识可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知识。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获取已不再是难题,计算机不仅具备自然语言理解、推理和生成能力,还能结合算法优势实现知识的整合工作。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由过去单纯的记录与提取知识逐渐转变为智慧性生成知识,涉及知识传播方式更新、知识权威重塑和知识创新模式重构等问题。人们原先基于传统教学所接触的知识与构建新知识的方案已越来越难以应对全球化时代多变且复杂的世界,而人工智能展现出的强大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不仅能够解答人们的各种问题,也不断生成更加碎片化的知识,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科交叉,在工程教育领域更有机会促进“大理论”“大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也使传统基于课堂的固化知识体系面临较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对

  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面对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学习格局,人工智能不仅使得教师塑造人的主体性使命被遮蔽,而且会进一步忽视学生品德与人性培育中的情感互动与关爱,弱化师生交往的人性之维,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保留人类生命之外的记忆与生成装置,尽管其知道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是有意义的,但不知道什么对它自己是有意义的。因此,人工智能能够协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却无法传达和操纵有意义的符号,因为这些符号代表了人的自我意识在生命活动中的完整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固有的理性能力,如道德意识、分析推理与创造性能力等,根据自己的方式对杂多表象进行回忆综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力、教育智慧与专业素养勾连起师生、知识、记忆的生动联系,以实现教师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的深刻变革。

  展开面向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对,需要关注学生数字化生存所必需的数字素养。教师和学生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特性、原理及其所解决的核心问题与应用场景,然后通过探索技术边界认识其局限性以及其合理使用的场景。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过程。因此,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路径,并非仅仅是国际权威机构所设立和制定的数字胜任力框架和各种人工智能伦理的全球标准,更是在真实教学过程中对这项技术进行反思批判性地观察、模仿和自我构建的过程。

  重视学生日常生活抽象知识的学习。尽管人工智能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但在数字化生存的境遇中,知识获得的过程与目的似乎逐渐脱离教育之外。教育系统传递理性、感性和身体功能的经验性知识逐渐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尚未动用抽象思考能力就已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将问题解决,这种脱离理性、感性与生活的知识获取也更容易带来风险责任和社会的道德失序,导致知识脱离教育之外的愚昧性持存。面对这一困境,基于日常生活的抽象性知识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生成教育知识的重要知识类型,因为相比于人工智能“人—机”关系维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展现的是“人际关系”。杜威和陶行知都曾提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实际上都是将生活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的知识构建不仅要以生活为基础,也要在教育中引导养成合理的生活观,如提出“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好”的抽象性问题,引导学生将伦理学、科学技术、生活经验与各种创造性能力统筹结合,从而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反思,是要关注教育与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并逐渐改变当前教育面临的底层逻辑挑战。这种反思不仅是笔者所提到的教师、学生和知识的共生关系,也是学校管理者甚至是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