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思想的语义谱系
2020年07月21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1日第1971期 作者:张建晓

  自古至今,“思想是什么”一直是人类共同寻绎的重要论题。不过,迄今为止,人类依然没有寻找到共同认可的内涵。思想的认知之难,不在于思想本身的理解之难,而在于思想本身的多元阐释与界定缠绕的反身桎梏。这主要因为诸多学科从各自的立场、视角出发,试图对思想这一总体性现象作出独特的理解与阐释,从而形成诸多概念方案。尤其是在知识增长、学科分化的进一步激化下,思想的内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外延得到了超乎想象的扩展。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彼此之间相互缠绕却难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互通有无,掣肘着人们对思想形成清晰连贯的认识,反而在丰富意涵与边界模糊的共同“揉挤”下,变得愈加“晦涩莫测”。这种现象被称为“巴尔干化”(碎片化)现象。因此,要想破解思想的“巴尔干化”现象以厘清思想的多元认识,就必须梳理缠绕在一起的不同学科视域中的思想见解,明晰思想的语义演变轨迹。目前,学界关于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日常生活、解释传统、实证传统,形成了初步的语义谱系。

  第一,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日常生活既是思想多学科研究的起点,亦是思想的多学科研究成果的落脚点。在追寻思想语义的过程中,寻觅词语的首次使用意义不大,而应强调原初语义的考察。通过语义考古,可以发现,早期阶段,人们通常使用“思”或者“想”,两者同义互构,皆从心,表达即时性的心理活动。后来,随着“思想”一词使用频率的增加,其语义也逐渐丰富起来,表达想念、考虑、思维的条理脉络、念头、思想意识、思想体系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思想的日常使用需要考虑时代、语言类别等因素。在中国古代文言文语境中,思想不但可用作名词,还可用作动词。比如,“足下去后,甚相思想”中的“思想”便是用作动词,表想念。而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思想通常是以名词的形式出现的,很少会用作动词。比如,人们一般会以“某某人的思想”“思想工作”等来表述,而不会诡谲地表述为“思想一下”。随着思想的广泛使用,思想的指称能力逐渐由实指发展为虚指,不再完全是特指的概念,而是泛指的概念。也就是说,思想可作为活动、理论、空间、领域、对象、内容等。此外,思想口语化表达,常与思维、意识、精神、观念、知识、主张、想法、念头等相互替代,而一旦上升到学术层面,就不得不作出细致的区分。因此,思想的多学科研究就成为必然。

  第二,解释传统中的思想。所谓解释传统,是指人们相信可以通过能动认识诠释思想的理论传统。在解释传统中,哲学是最早观照思想的领域,也是思想多学科探讨的始源。纵观哲学发展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那么,思想的哲学探讨便可转换为思想与客观现实逐渐趋向统一的问题。可以说,哲学视域中的思想意涵是在思想与客观现实渐趋统一的过程中获得不断发展的。其中,集大成者便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主张思想绝不能同思想的物质载体分开,要从客观现实的生命个人出发,把思想仅仅看作这些人的思想,确立了思想是受其历史条件和现实存在制约这一彻底的唯物观点。同时,他们又充分肯定了思想的相对独立性,集中表现为思想的能动性,能够在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现实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为意识形态理论奠定了基础。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思想研究,不对思想的内在进行细致的考察,而是更关注思想的社会性、政治性面向,即特定阶级的思想体系,为思想研究提供了宏观视角。为了弥补意识形态理论宏大叙事所带来的局限性,知识社会学领域内的学者侧重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论、方法对某一阶级的思想的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进行考察,为特定阶级思想的产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的阐释提供社会条件分析路径。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主张,思想史领域内的学者隔断了思想的自然基础,偏重从心灵事实出发讨论思想,首倡“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突出呈现了思想的历史维度。

  第三,实证传统中的思想。与解释传统对人的能动作用的信奉不同的是,所谓实证传统,是指人们相信可以通过现象归纳揭示思想的理论传统。这一传统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才有可能通过临床试验、实地调研分析等方式,观察自身内心深处的思想及其现象,才有可能了解思想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社会基础及其内部结构。首先,神经科学借助反射性核素脑显像、功能性磁共振显像、脑磁照相术和磁共振,发现意识的产生归根到底是人脑神经元的系统性运作,从而实现意识的涌现,进而通过语言、文化等的转化,形成思想。在这里,尽管神经科学关于思想的研究带有“还原论”的意味,且受到质疑,但其确实澄清了思想与人的大脑之间的物质联系,明晰了思想的生成、变化、发展的生理基础,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认知心理学从思想的创生出发,明确了动机是思想的起点与动力源,还进一步区分出了思想形成的前后相继的两个心理时期,即感知运动时期与概化思维时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思想的心理基础。再次,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从人类心理结构入手解读人的思想的内部结构,建构起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这一心理结构,并以此为原型,发展出了以补偿为核心的人格发展动力说、集体潜意识说、社会潜意识说等,为思想的内部结构的建构提供了参照。最后,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对原始社会的图腾信仰、部落交流模式、人际沟通方式等进行翔实的民族志考察,有力地揭示思想的原始逻辑、社会文化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研究”(19AKS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