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之俗原貌的澄清与复原
2022年03月28日 09: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28日第2376期 作者:段宏振

  中山国属于东周小邦,相关文献记载也相对薄弱,但因其复杂的族姓和建政历程而备受历代学界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山王陵发现之后,关于中山国历史的许多谜团逐渐被解开。但有关中山之俗的问题,并未有丝毫之修正,中山民众“不事稼穑、游戏作巧、悲歌慷慨”之风俗,似乎已成历史定论。近年来,滹沱河、唐河流域中山考古新发现迭出,许多考古新证据渐次揭示出中山之俗的原本面貌。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文献记载作进一步的考证和澄清,以求复原中山之俗的历史真相。

  中山之俗的文献记述

  关于中山之俗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吕氏春秋》之载的前段内容比较客观,其核心就是“以夜继日……固无休息”,但其句末为中山之俗定下了“亡国之风”的基调。此后各代的诸多文献,不仅全盘承袭这一基本观点,而且更有层累之渲染和附会,总之将中山之俗归入恶俗之列。《史记·货殖列传》:“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该文将中山之俗的根源追溯至殷纣遗风,明显是一种牵强附会。《盐铁论·通有》:“赵、中山……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宋、卫、韩、梁好本稼穑。”此文将中山与赵并提,并与中原核心诸侯国的“好本稼穑”相比,以彰显中山之俗的“好末”“不务本”。《汉书·地理志》:“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巧奸,多弄物,为倡优。”该文几乎是《史记》和《盐铁论》的综合版。

  自此,中山之俗的恶名基本上已成历史定论,归纳起来有两个要点:其一,中山民众不事农桑之本,而喜好奸巧机利之末业。其二,中山民众平日相聚游戏,善乐好歌,悲歌慷慨。不仅如此,由于《盐铁论》《汉书》将赵与中山相提并论,将中山之俗简单地叠加覆盖于赵俗之上,由此“悲歌慷慨”之类亦成为赵俗的标志。直至近代,“悲歌慷慨”又成为燕赵之地风俗的一个突出象征。回顾历代文献关于中山之俗的记述,由最初比较单纯的中山之俗,到与殷纣相联系的历史淫风遗俗,再到赵、中山并提之俗,最终到燕赵一统风俗,其中层累叠加的附会成分逐渐增多,在纵横两个方面增扩了中山之俗的原本内容,致使中山之俗的历史原貌变得愈来愈模糊不清。

  有关中山之俗记载的变异和附会,其根源起始于《吕氏春秋》。此书除了将中山之俗简单草率地定性为“亡国之风”外,最大的问题是并未具体记述“以夜继日……固无休息”的背景详情。因此,极易使人们将其与“康乐歌谣”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以夜继日而为游戏歌谣”的结论。单凭文献梳理与考证,很难辨识出《吕氏春秋》之载背后的真相。所幸近年考古证据链逐渐清晰,我们方得以窥见有关中山之俗的历史原貌。

  中山考古的物证线索

  太行山脚下滹沱河、唐河之间的地域,春秋时期属于鲜虞国的范围,而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核心疆域则基本沿承了鲜虞的故地。鲜虞之名,或来自滹沱河支流鲜于水,或是中原华夏族对北疆地带的北方民族的称呼。鲜虞国位于晋国的东北边地,历春秋一代,“晋伐鲜虞”之类的记载,屡见于《春秋》《左传》。但终春秋之世,晋国始终未能攻克鲜虞。大约自春秋晚期起,中山之名开始与鲜虞互见于文献,尽管两者之间前后联系的详情尚存在诸多缺项,但有一点得到文献与考古证据的同时支持,即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山在核心疆域、国民主体及文化特色等诸多方面,均承袭了鲜虞的传统。因此可以说,魏灭中山之前的早期中山之俗,应是春秋鲜虞之俗的延续和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滹沱河、唐河流域东周考古发现的积累愈来愈丰富,从春秋鲜虞到战国早期中山的文化发展脉络日渐清晰,其中涉及中山之俗的考古学实物证据,主要出土于各种类型的墓葬,反映在葬制、葬俗及随葬品等方面,可归纳为三点。其一,墓葬形制。春秋时期流行石块垒砌或堆叠的积石墓,战国时期积石墓比例下降,普通土坑墓比例上升。其二,随葬品构成。一般包括风格迥异的两种体系:一组是鲜虞文化特色的青铜鍑、瓠壶、金盘丝、兽形金牌饰等,代表着北方民族的文化特性;另一组则是中原风尚的青铜鼎、甗、罍、敦、匜等礼器。其三,殉牲之制。春秋至战国早期流行殉葬羊、牛和马等牲畜,常见殉葬形式为头部和脚蹄部分。

  葬制与葬俗最能反映出墓主生前的身份及生活情态,因此是最具文化属性的物化证据。与中山之俗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是殉牲,其反映的应是中山民众的生业经济形态,亦即中山之俗的物质经济基础。根据河北省行唐县故郡遗址战国早期25号殉葬坑的统计,共计殉牲近400具,其中羊所占比例高达82.8%,包括山羊和绵羊;其次是牛和马,分别为9.7%和7.5%。这一比例虽然并不能代表畜牧业的真实构成,但至少反映了羊在畜牧业中的首要位置,而羊的高比重正是畜牧业发达的重要指标。

  墓葬所见的考古证据表明,春秋鲜虞至战国早期中山时期,经济形态大致以畜牧业为主,或者至少是畜牧业与农业并举。在畜牧业中,牧羊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一推论的依据还有两个明确的旁证。首先,滹沱河—唐河一带的积石墓、殉牲及北方系随葬品等因素,均与桑干河流域及燕山一带的墓葬特征相类似,而后者属于北方畜牧民族的文化已得到学界的公认。其次,燕山一带自西周晚期以来,气候趋向干冷,至春秋时期虽有转暖但降水稀少。农牧交错带因此南移,迫于畜牧生业的压力,部分北方族群南迁,滹沱河—唐河流域的鲜虞很可能与南迁的族群有关。因此,根据诸多考古线索提供的证据链可以推证,至少在战国早期以前,以牧羊为主的畜牧业在鲜虞—中山国的经济形态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这一点正是揭开中山之俗原貌的关键依据。

  中山之俗的历史真相

  如果战国早期以前的鲜虞—中山国以畜牧业为主,则《吕氏春秋》所载中山之俗的内容需要重新审视。综合文献与考古两方面的证据,这段文字大致存在三点谬误之处。

  第一,行为背景之误。将牧羊人以悲歌驱散长夜孤寂的值夜守护,混淆误会于不事稼穑的侈靡行为。畜牧业与农耕业在生产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较大规模的畜牧业需要对牧场进行规划和经营,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牧场的四季转场和短期轮换。在畜牧方式上需要搭配与协调,例如,较固定的营地与临时营地、圈养与散养、昼放与夜收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牧羊人轮值守夜成为一种常态。值夜人在漫漫长夜之中的弄乐悲歌,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驱散寂寥,更多的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有许多民族学方面的证据,畜牧民族能歌善舞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所谓“以夜继日……固无休息……歌谣好悲”云云,应是牧羊人工作的一个侧影。而这种习惯很可能也融入日常生活中,由此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战国早期以后,畜牧业的比重开始逐渐下降,但这种生活习俗却依旧较长期地保留延续。以中原农耕民族的角度来看,这种异族的习俗固然有些特别,但若将其归为丑行恶俗,恐怕有些狭隘武断而有失公允。

  第二,时间区间之误。将战国早期以前的鲜虞—中山之俗,替代混同于战国中后期的中山之俗。《吕氏春秋》所载的中山之俗,录自周威公与晋国屠黍的谈话,考其时间大致在魏灭中山的年代区间,因此所反映的情况当属战国早期以前的风俗习惯。文献及考古资料均表明,战国早期以后即中山复国后的晚期中山文化,与前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原化比重大幅度增加,生业模式转为以农业为主,儒家文化日渐兴盛,此一阶段的中山之俗也必将相应发生巨变。因此,关于中山之俗,我们需要因时动态地观察和评价,不能将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混为一谈。

  第三,草率定性之误。将畜牧业生产方式附带产生的一种生活习俗,简单而草率地定性为“亡国之风”。生业模式往往直接造就和影响人群的生活习俗,北方族群的民族特性塑造与畜牧业有着广泛而直接的因果联系。农耕族群和畜牧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与认同误解本属正常,但不宜将其升级为道德评判,轻易定性为“亡国之风”。而《吕氏春秋》之后的文献,不仅沿袭了这种谬误,而且不断增添、层累新的误解。例如,将殷纣遗风作为中山之俗的来源,由此来证明中山之俗的本源之恶。甚至还将一些“椎剽掘冢”之类的民间普遍罪行,杂烩于中山之俗之内。而“家无斗筲,鸣琴在室”之类的评价,更是充满了讥讽。总之,一旦将中山之俗定性于“亡国之风”,似乎便可以收纳归入诸多丑恶俗行。此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儒化教育形式,但对于史实记载与考证并不妥当。

  综上,如果纠正《吕氏春秋》所载中山之俗的三点谬误,则可以基本复原中山之俗的原本真相。所谓“以夜继日……固无休息……歌谣好悲”等,大概只是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附带习惯,并且已融入日常生活习俗之中。简而言之,“以夜继日”是一种值夜劳作,而非不务正业只为“游戏歌谣”,而“歌谣好悲”只不过是辛苦作业的一种衍生习俗。

  根据新的考古证据与相关文献的综合考证,有关中山之俗的历史定论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正。所谓中山民众“不事稼穑、游戏作巧、悲歌慷慨”之风俗,其本质背景应是畜牧作业过程中附带而生的一种生活习俗。中山之俗原貌的澄清与复原,对于深入探索中山族姓、国民成分及经济类型,尤其是对于重新认识中山国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