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宋代史研究现状
2022年04月25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5日第2394期 作者:平田茂树

  关于日本的宋代史研究,现有几部学术史回顾的著作。山根幸夫编《中国史研究入门》(山川出版社1983年版)以及砺波护、岸本美绪、杉山正明编《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两部是具代表性的,通过它们可以大致了解到2000年为止的日本宋代史研究状况。至于2000年之后的情况,则可参考远藤隆俊、平田茂树、浅见洋二编《日本宋史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以1980年代以后为中心》(汲古书院2010年版)一书。该书着眼于198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设定了15个主题,概述了至2010年为止日本宋代史研究的动向。其主题包括:“政治史研究——寻求与国家史、国制史研究之间的对话”(平田茂树)、“法制史研究”(小川快之)、“财政史研究”(宫泽知之)、“地域社会史研究”(冈元司)、“家族宗族史研究”(远藤隆俊)、“都市史研究”(久保田和男)、“地方志、石刻研究”(须江隆)、“儒教思想研究”(市来津由彦)、“佛教道教史研究”(松本浩一)、“文学研究——以词学及诗文为中心 ”(内山精也)、“古典小说研究及其对史学研究的实际应用”(胜山稔)、“绘画史研究”(板仓圣哲)、“五代十国史研究”(山崎觉士)、“辽金史研究”(饭山知保)、“日宋交流史研究”(榎本涉)。而今,距离该书刊行已十余年,日本的宋代史研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本文以最近二三十年的研究动态为中心展开回顾。

  政治史和制度史

  自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宋之间发生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巨大变革,至今已经催生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过,寺地遵在《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轨迹与问题点》(载《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溪水社1988年版)一文中,早已指出了其问题所在:即日本的宋代政治史、制度史研究由于受到“唐宋变革论”的强烈影响,陷入了以唐宋对比为支点的类型论式的研究之中,从而导致了重视北宋史研究、轻视南宋史研究的倾向。此后,日本宋代史的政治史、制度史研究主要出现了三个方向上的推进。

  第一,对构成“唐宋变革论”之政治理论的“君主独裁政治论”(即皇帝由高度发达的集权官僚体制执行最终决策的政治体制)进行重新检讨。主要成果可见宫崎圣明《宋代官僚制度研究》(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10年版)、藤本猛《风流天子与“君主独裁制”——北宋徽宗朝政治史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4年版)。前者以元丰官制改革为中心,重新探讨了北宋前期至徽宗朝的官僚机构变革。后者把徽宗朝划分为君主独裁政治的新时期,并进一步关联南宋,探讨其间政治体制的问题。这些研究都在不断修正“君主独裁政治”的“画像”。另外一点则是,寺地遵提出的南宋政治史研究受到关注较少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例如,小林晃《南宋中期韩侂冑专权的确立过程——以紧随宁宗即位(1194年)的政治抗争为中心》(《史学杂志》第115卷第8号,2006年)、《南宋宁宗朝史弥远政权的成立及其意义》(《东洋学报》第91卷第1号,2009年)、《南宋孝宗时期太上皇的影响力与皇帝亲信政治》(《东洋史研究》第71卷第1号,2012年)等文,便专就南宋政治这一领域展开了精细的研究考证。

  第二,以“政治系统”“政治过程”“政治空间”“政治时间”等新方法和概念驱动的政治分析。研究成果有平田茂树的《宋代政治构造研究》(汲古书院2012年版)。该书提出,北宋的开封系统是以贯通江南(经济)—首都(政治)—边境(军事)的全国性物流为前提的,因此北宋是中央集权型的体制;而与之相对,南宋的杭州系统是以由制置司、总领所代表的军政、财政的分散化为象征的,所以南宋采取的是分权型的体制。其分析所依据者,包括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汲古书院1988年版)、宫泽知之《宋代中国的国家与经济——财政、市场、货币》(创文社1998年版)、岛居一康《宋代财政结构研究》(汲古书院2012年版)、长井千秋《中华帝国的财政》(松井孝一编《东亚经济史诸问题》,阿吽社2000年版)等财政史的研究成果。同时,在经济史领域,斯波义信、宫泽知之、岛居一康、长井千秋等人也都在讨论“军事财政”“国家的物流”“复合单位”“定额财政”“上供”“地方财政”等关于宋代财政结构的议题。除此以外,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政策决定、文书传达等问题,对政治史中“系统”的变化提出新见,代表成果有小林隆道《宋代中国的统治与文书》(汲古书院2013年版)。

  第三,辨明支撑政治体制的官僚社会之构成的相关研究。代表成果有衣川强《宋代官僚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2006年版)、近藤一成《宋代中国科举社会研究》(汲古书院2009年版)等。前者讨论的官僚俸给、官员生活等问题,可以成为理解宋代官僚的重要指南。后者认为宋代以降是所谓“科举社会”,即由科举撬动政治、社会、文化的体制,从而详细探讨了科举、学校制度的改革以及科举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该书还探讨了以科举区分先进、后进地域的历史现象,说明了科举对于地方社会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尤为发人深省。

  法律和社会

  在法制和法律领域,高桥芳郎《宋—清身份法研究》(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2010年版)、《宋代中国的法制与社会》(汲古书院2002年版)两部著作广泛讨论了身份法、主客户、佃户制、裁判制度等法制问题。而关于司法制度的研究,除了梅原郁《宋代司法制度研究》(创文社2006年版)、辻正博《唐宋时期刑罚制度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0年版)等著作以外,川村康也围绕宋代司法展开了方方面面的讨论,其代表性成果包括以下诸篇:《宋代的养子法——以判语作为主要史料(上)(下)》(《早稻田法学》第64卷第1号和第2号,1988年和1989年)、《宋代杖杀考》(《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20册,1993年)、《宋令变迁考》(《法与政治》第62卷第1号,2011年)、《宋代以敕补律考:宋律敕合编序说》(《法与政治》第71卷第1号,2020年)。另外,青木敦《宋代民事法的世界》(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14年版)一书,考证了宋代户婚田土案件的法律体系。大泽正昭《南宋地方官的主张——读〈清明集〉和〈袁氏世范〉》(汲古书院2015年版)一书,利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辨明了《名公书判清明集》所呈现的宋代裁判的原理等。

  对于北宋都城开封,久保田和男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成果可见于《宋代开封研究》(汲古书院2007年版)一书。关于南宋都城临安,高桥弘臣也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可参见《南宋临安的禁军驻屯及其影响》(《爱媛大学法文学部论集·人文学科编》第27号,2009年)、《南宋临安的空间形态及其变迁》(《爱媛大学法文学部论集·人文学科编》第33号,2012年)等文章。

  关于地方社会的研究,则有冈元司《宋代沿海地域社会史研究——网络与地域文化》(汲古书院2012年版)、伊藤正彦《宋元乡村社会史论——明初里甲制体制形成过程》(汲古书院2010年版)、山崎觉士《濒海之都——宋代海港都市研究》(汲古书店2019年版)、梅村尚树《宋代学校:祭祀空间的变迁与地域意识》(山川出版社2018年版)、小林义广《南宋江西吉州的士大夫与宗族、地域社会》(汲古书院2020年版)、伊原弘《宋代中国都市的形态与结构》(勉诚出版社2020年版)等成果。目前,宋代地方社会的研究基本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冈元司、山崎觉士、小林义广的成果为代表,聚焦于某个特定地域,并对其内部构造进行精细分析;另一种是以伊藤正彦、梅村尚树为代表,将地方社会视作国家与社会对立、协调的竞技场,并对其结构加以考察。

  国际关系与前景展望

  在日本,以小岛毅为代表开展的科学研究费特定领域研究计划“东亚海域交流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宁波为焦点开创跨学科研究”(2005—2010年),推进了环东亚海域的国际关系研究。其成果主要有汲古书院出版的20余册《东亚丛书》和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的《划向东亚海域》(6册)。此处篇幅有限,难以详述。概而言之,即围绕10—19世纪东亚海域世界如何展开、日本传统文化在其中如何形成等基本问题,展开了各个方面的探讨。

  日本于1976年成立了宋代史研究会,至今汲古书院已经刊行其研究报告集,共11册。最近二三十年,先后出版了《宋代社会的网络》(汲古书院1998年版)、《宋代人的认识》(汲古书院2001年版)、《宋代的长江流域》(汲古书院2006年版)、《“宋代中国”的相对化》(汲古书院2009年版)、《面向中国传统社会的视角》(汲古书院2015年版)、《宋代史料的回归与展开》(汲古书院2019年版)诸册,反映出日本的宋代史研究正专注于“网络”“宋代人的认识”“长江流域社会”“包含宋代在内的‘国际关系’、‘传统社会’、‘史料论’”等议题。日本的宋代史研究,一面以传统的考证学为依据,一面积极吸取欧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朝着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不断推进。这种倾向在今后仍会继续加强。

  (作者系日本宋代史研究会原会长、大阪市立大学教授、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