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感史
2023年08月30日 16:08 来源: 作者:

关注情感因素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悠久传统。自古典时代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及色诺芬等人的著作中,关于历史人物喜悦、悲伤、嫉妒等情感的记述并不鲜见,这些情感通常被解释为各类事件的起因。中世纪的编年史、人物传记、信件以及具有重要史料意义的使徒列传等历史文本中,更是处处充斥着愤怒、友谊、恐惧等浓烈情感。然而,严格意义上的情感史的出现却比较晚近。学界公认的情感史先驱是荷兰史家约翰·赫伊津哈,他在《中世纪的秋天》(1919)中探讨了中世纪的情感生活,指出那时的人们像孩童一样不善于控制自己,这种暴戾的情感表达方式映射出中世纪的社会特征。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1941年发表《感性与历史:如何重构以往的情感生活》一文,认为情感在本质上具有“原始性”,这导致情感极易成为可怕的政治工具。文中呼吁历史学家关注各自研究时段的情感生活,这也是学界首次明确倡导情感史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感史开始广泛借鉴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及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上都取得飞跃式发展。彼得·斯特恩斯的“情感规约”、威廉·雷迪的“情感表达”、芭芭拉·罗森韦恩的“情感团体”等概念,被奉为情感史的三大理论支柱。新世纪以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国成立了专门的情感史研究中心。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以及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都策划了情感史丛书系列,目前仍在陆续出版中。《情感评论》《情感研究者》等专门性情感史刊物已经形成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