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特征
2021年03月25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5日第2133期 作者:吕虹

  现代外交通常指主权国家以和平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活动与过程,外交的实施主体是代表国家主权的中央政府及其授权的行为体,政党外交是以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为实施主体的外交类型。在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志存高远、敢于担当,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面对新的世界情势,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在理念和实践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百年变局的现实情势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总体形势做出科学判断,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非常广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各种表述。就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势而言,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东升西降”的趋势日益显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长期陷入经济低迷和复苏乏力的状态,增长速度大大低于主要发展中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又严重打击了有所好转的西方经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很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并带动周边国家发展。同时中国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并取得经济正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在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趋势的作用下,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而西方的实力和影响力则相对下降,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面临巨大挑战,全球范围的“东升西降”趋势日渐显现。

  二是现代化道路出现新选择。由于西方的工业化起步早,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一度成为现代化的代名词。严格来说,现代化的“西方道路”并非毫无差异的一种模式,至少包括“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等类型。在西方国家的宣传和推销下,“西方模式”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现代化模式。然而,中国并非亦步亦趋,而是走出来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道路”,使国际社会出现新的选择。“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是,各类工业齐头并进,基于本国实际创新发展理念,将史无前例的人口纳入工业化,善于技术的市场应用。

  三是大国竞争与博弈程度加剧。随着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全球层面和亚太地区,美国将中国的发展视为维系霸权的威胁,在这种霸权焦虑症状中中国成为了美国霸权的最主要挑战者。此外,一些西方国家由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产生了秩序焦虑,希望维持陈旧的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在这些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中美战略竞争和博弈加剧,部分周边大国和其他国家则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总体上在中美之间采取不同程度的平衡政策,但也会根据形势变化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调整对中美的政策。

  政党外交理念的新变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外交的客观国际社会环境,这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实践上必须更新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东升西降”和大国竞争的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要求兼顾对各类国家的外交,而且更重视发展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

  一是正确义利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将发展中国家视为中国外交的基础,长期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并竭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正确利益观是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外交活动的指导原则之一。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非洲时首次提出正确义利观问题。在2014年11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时要坚持正确义利观。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上特别指出,“中国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张开怀抱欢迎非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二是亲诚惠容理念。周边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国将周边视为外交的首要方向,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他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操作实施能力,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作为周边外交理念的集中体现,亲诚惠容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重要的指导思想。

  三是真实亲诚理念。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与中国长期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来重视发展与非洲的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提出对非外交的真实亲诚新理念。他强调,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

  政党外交实践的新特点

  社会意识指导社会实践,基于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许多实践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

  一是着眼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政党外交。“一带一路”倡议始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2013年至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开展的800多次政党外交活动中,有多达417次活动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与的达70人次以上,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参与的达60人次以上。可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重要工作。

  二是着眼于全球治理加强政党外交。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性问题逐渐突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不足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此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推动国际社会在全球治理机制方面的改革。在政党外交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并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积极与其他各国政党保持沟通、交流与合作,在凝聚发展共识中与世界各国政党展开合作谋求共赢。2017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办,来自120多个国家的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参会。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讲话,深入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路径,表示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是着眼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开展政党外交。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强调,“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开展政党外交。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愿同世界各国政党加强往来,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增进彼此战略信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制度体系构建研究”(20BDJ03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党建部)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