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1年03月25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5日第2133期 作者:杨先农 陈杰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宏伟蓝图。当前,只有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不断推动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文化动力。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成为我们谋事、做事、成事的现实依据。

  高度重视新发展阶段的文化建设。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许多新特点新要求。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以及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明确了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我们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文化建设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努力实现文化建设新目标。一是深刻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成文化强国。二是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使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主要包括: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统筹兼顾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持续推进。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需要以科学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成为“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价值引领。

  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推进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创新发展可以激发文化发展动力,释放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建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协调发展可以推动文化均衡发展,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共进。绿色发展可以加强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文化发展的清洁、节约、绿色、环保。开放发展可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共享发展可以促进文化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当前,我们要在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尤其是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有效把握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逐步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绿色环保、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深入领会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它既要求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也要求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塑造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正确看待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文化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也是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增加国民经济文化消费的比重。文化建设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扩大国内文化消费,形成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良性互动,协调推进文化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同时,扩大文化建设的对外开放程度,用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优化传统的文化对外开放模式,可以实现更加开放、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而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推动文化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文化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文化动力,也是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一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新推进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进对外文化贸易,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国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弘扬民族精神的经验研究”(20XKS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