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2021年04月29日 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9日第2157期 作者:杨云霞 刘源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革命、取得建设和改革辉煌成就的历史,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夙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命运所系。新时代,只有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我们才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恩格斯领导无产阶级运动时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属性,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指导创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其亲自为之撰写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并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将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作为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新生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国人民苦苦寻求解放的时代,诞生于工人阶级作为一支新生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诞生于马克思主义绽放光芒的时代。因此,它从一诞生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将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一直努力践行初心和使命。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每到一处,坚决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并通过土地革命破除旧的制度,让广大贫苦百姓获得土地,翻身解放,“半条被子”的故事、解放上海战士露宿街头的故事广为流传。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致力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极大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并打赢具有世界影响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从纲领到实践都是永远坚持人民性,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始终致力于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从而能够始终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实现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在人民群众的小推车支持下打赢了淮海战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也实现了自身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伟大转变。

  始终保持先进性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将自身的命运与全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普遍的和彻底的革命性,将自己的奋斗目标确定为解放全人类。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先进性的核心内涵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与引领者,具体体现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与领导能力的先进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这一点,创立了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并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为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中,让整个人类特别是受压迫民族在解决未来发展问题的道路上看到了新的曙光,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是其高度关注的命题。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邓小平曾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不断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为了找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这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了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始终保持纯洁性

  纯洁性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色不变,为人民谋利益的初衷不改,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从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之日起,就一直高度关注党在领导无产阶级运动中的纯洁性问题,在1860年2月马克思致斐·弗莱里格拉特的信中指出,“我们的党在这个十九世纪由于它的纯洁无瑕而出类拔萃”。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将保持纯洁性列入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并使之趋于成熟。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条主要经验就是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延安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志,我们党及时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阐述了“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贡献和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在全党干部中统一了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标志着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为开启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我们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对腐败分子“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制度建设,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全党全社会凝聚起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势而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抵御住各种风险挑战,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践证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如何起好步、开新局,最根本的是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自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和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永远跟党走,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自身属性,是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对党的领导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开创新的伟业的坚实根基,是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重大现实问题专项研究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建设守正创新研究”(2019ZDWT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