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才能为思政课教学增效。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在始终坚持“八个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其教学模式跟随时代的改变而革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需要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学中的多元化互动,不断加强学习过程中探讨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全方位实现成长。推进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打破高校思政课传统单一灌输式教授方式,有助于师生在教与学中实现个体的自我发展,增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师生的互动率。通过构建平等交流、合作协商的高校思政课学习共同体,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理论教学为根基转化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思政课实现大学生从认知到认同,进而升华为信仰的关键环节。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政课建设规划与教学目标。基于课程迭代,通过学理性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产出教学学术成果。不断研究新教材体系,重构教学模块内容,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可将原有的教材章节内容重构为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三个基础模块。在此基础上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四个专题,并在各模块下设计专题关键词,以及与不同专业相关性较高的“X模块”,将专题模块与各专业特色模块相结合。同时,聚焦课程内容的重难点问题,配合相应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内容。在“模块+专题”模式中通过问题设置与具体活动,延伸到社会现实问题,切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以专题研讨为延伸提升主动学习能力。专题研讨是在保证思政课教学理论结构完整与体系完备的基础上,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研讨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导向意识。通过问题的聚焦与阐释,解决大学生的理论与现实困惑。基于理论教学的专题划分,坚持研究型、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依据“模块+专题”模式,建立项目式学习研讨环节。以小组合作方式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究,通过“两主体+三阶段”模式,即师生双主体、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延伸理论教学模块的内容深度与广度,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例如,高校思政课程可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式学习流程,课前,教师布置主题任务,并给予相应的学习指引,学生小组按照要求合作准备;课中,学生依据PBL全流程教学模式进行项目成果汇报;课后,师生对于专题研讨过程进行复盘与评价。专题式研讨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以及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学生的获得感。
以网络教学为支撑拓展智慧教学空间。随着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智能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趋势,同时为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方向。通过教学技术革新,实现课程数字化转型,建立标准化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首先,通过学生管理系统提取学生数据,从“群体画像—个体行为—个体思想”三个维度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出潜在的学生学习行为规律,精准对标具体课程设计。其次,通过开展混合式学习,建立完备的线上学习资源与课堂教学相互支撑,通过学习通、雨课堂、学堂在线等网络教学平台补充课堂理论学习,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最后,通过分析课中的线上学习动态数据,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全过程观测与评价,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学习效果等实际情况,继而精准调控与改进教学实施,及时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与帮助。依托数字技术,通过静态的课程质量评估流程与动态呈现的学生数据分析相结合,构建全流程课程质量保证体系。
以实践教学为辐射提升沉浸学习体验。高校思政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通,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思政理论知识学以致用。高校思政课教学需立足“大思政课”建设的要求,设计以“课堂+校园+社会”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智库,持续深化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主题式实践活动,加强高校内外的联动,实现思政课程的社会影响和辐射。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模块的重构要求,在校内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主题活动、大学生主题宣讲团等课程实践;校外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游学项目、社会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围绕课程内容建设红色教育网络基地、时代精神网络论坛、课程VR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不断将思政课实体教学与数字信息化有效融合,打造出以思政课堂教学为主、社会实践环节与数字化网络教学技术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强师生间多元互动,提升大学生的全面能力,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与建设中心助理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