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原创性贡献
2023年12月26日 1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6日第2802期 作者:赵辉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心系国运国本,坚守根脉魂脉,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高远的战略眼光、深邃的哲学思维、勇毅的历史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的重大作用,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别是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政党领航论”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因素推动的,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因素”或“基础因素”。但是,唯物史观并不是“经济决定论”,而是强调文化等上层建筑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导向作用”和“浸润启迪”。正如恩格斯所言:“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在唯物史观视域中,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发展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因为“革命无产阶级的独立的、毫不动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政党领航论”,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论断,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航向”与“路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提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和“党管媒体”的方针,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出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强调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唯物史观视域中政党领导作用的认识,突出了党的文化领导权的至关重要性。

  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辩证法”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因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社会历史发展内蕴的这种“历史辩证法”深刻揭示了“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也深刻说明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才能推动文化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运用“历史辩证法”,提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明确以“两个结合”推进文化创新,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破什么”和“立什么”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通过“两个结合”,我们党“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两个结合”拓展和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根基。

  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动力论”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能思想的文化存在物,人立身于世界,具有自己的思想性、自主性,即主观能动性。人的自觉的和自主的活动是人在历史规律中的固有能动性,也正是这种能动性实践活动确证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而人的思维和精神活动往往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导向作用,即人的自觉和自信源于实践,源于人的实践主体性、历史主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内嵌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创新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动力论”,创造性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强调以文化自信引领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从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突出强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确立了独立自主、自信自立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主性问题和文化使命问题。

  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论”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深刻体现为创造物质财富和创造精神财富的统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和历史主动性,社会历史发展就失去了源与流、根与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论”,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人民性,首先就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我们的文化建设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文化使命。

  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文明形态论”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世界文明的百花园,而文化发展的程度,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整体的文明发展水平。从文明形态来看,资本主义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对抗性文化,这种对抗体现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而“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崭新文明。从文化和文明形态来看,当今世界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两种制度文明并存发展的时代,在此时代境遇下,只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明的交流互鉴,突出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特别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些重要论述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

  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人类将突破地域性的共同体的限制,“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当今人类正处于世界历史交汇的时空场域中,各国的前途命运正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创新性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了中国贡献,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文化理论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发展鸿沟进一步拉大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强调“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强调“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百年大党的世界情怀和文化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

  (作者系武汉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