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治理的耦合
2024年01月18日 10: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18日第2818期 作者:李晴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依循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与原则进行国家治理的全方位变革过程。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方面需要“武器的批判”,需要充盈的物质基础和强劲的国家硬实力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批判的武器”,需要包括道德、哲学、艺术、法律、宗教、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辅助支持。

  推动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

  从1961年古巴宣布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到古巴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形成,古巴人民成功化解国内外各种风险与挑战,意识形态建设也从无到有,不断调整与发展。

  从革命胜利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古巴共产党进行国家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上层建筑结构的初步建构,将人民对于革命的高涨热情转化为社会建设的动力,恢复国内经济生产。古巴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确认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为国家治理奠定了理论与制度基础;同时,构筑意识形态建设的组织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初步具有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本土化与民族化方向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求。

  在“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1990—2006年),古巴共产党进行国家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维护和捍卫社会主义,恢复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古巴共产党坚持何塞·马蒂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并列指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持续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发挥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导向与理念教化功能;加强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工作,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有效合力共同作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贯彻人本主义精神,保障人民权益,提高古巴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2006年至今,古巴共产党进行国家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古巴的社会主义模式“更新”亟须构建新的“建设话语”和“发展话语”以抵御国内外压力,实现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的目标。古巴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革命意识形态,反对外部分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意识到物质力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动实现意识形态与现实问题相统一;坚持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获得良好国际声誉。古巴共产党在改革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鲜明的务实性特征,在国内治理上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挥物质激励对生产的作用;在国际治理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团结,以人道主义外交获得国际认可。

  兼顾模式“更新”

  古巴共产党坚持务实理念,实现国家经济治理由半封闭式到渐趋开放式转型。古巴共产党从最初的执着于照搬别国指导思想,到形成从本国实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务实性价值理念,总体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古巴共产党笃守人本思想,实现国家制度治理由理想主义化到制度规范化转型。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果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得以确认,由最初的理想主义化到如今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实现了古巴民主政治结构的顺利变革。古巴共产党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实现国家外交治理由重点核心性到全面立体性转型。古巴共产党从最初重点发展与拉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到如今开展全方位外交,最大程度上争取了发展空间,维护了国家主权,也在世界范围内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实现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治理结合进程在一些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其一,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古巴共产党过于强调精神要素的作用,显得意识形态工作成效不佳,导致意识形态宣传效果僵滞保守。在治理初期,由于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而是寄希望于通过精神激励实现社会生产的大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内忽视了物质奖励对现实工作的激励效应、没有准确尊重经济规律,造成了一些经济建设上的损失。其二,亟待“更新”意识形态宣传机制与手段,提升意识形态有效领导权。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长期经济封锁限制,无论是在对内宣传还是对外传播领域,古巴共产党的文化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加之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尽快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和话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亟须引起重视。其三,党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待与时俱进。古巴共产党经过多年对古巴的领导和建设,积累了对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同时也有一些教训。在理论认识上,依然存在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绝对化倾向,对姓“资”姓“社”问题、市场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在社会主义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相结合方面进行深入实践和理论建构。其四,经济改革速度缓慢且不连贯,仅进行较低限度的改革以维持国家凝聚力和制度稳定。古巴国内建设的现实与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理论建设之间存在差距,理论认识没有完整反映现实中人民的要求。这就需要古巴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快速总结和提炼出具有古巴发展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此来满足古巴人民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现实要求。

  国家治理与意识形态建设相辅相成

  从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治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当今世界,意识形态斗争并没有终结,反而由于意识形态更具遮蔽性和多样性而使得形势愈加复杂。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具有高度耦合性,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力的策略,内含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从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进程轨迹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第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力的根本。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实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形式;提高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识别与引领工作,塑造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的意识形态建设新格局。

  第二,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力的前提。必须建立健全用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构建体系化、战略化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布局,为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力提供稳固根基和组织保障;提升对网络空间的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构建有效的思想传播的组织载体,扩大意识形态的传播场域。

  第三,拓展本土化时代化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力的关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方针不动摇,立足国家治理现实,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同时,以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现实关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中勇于担当;更要主动识别并“更新”旧的、滞后的意识形态,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髓要义的理解。

  第四,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力的目标。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宣传媒介的领导;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做国家治理工作的考评者;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引领力更要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意识形态建设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古巴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理想,不断探索优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实施路径,推进国家治理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当前,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治理相协调的问题,很多国家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国际上,西方国家持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论调甚嚣尘上;在科技发展方面,以信息化、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形态被资本主义裹挟,人们极易在数字化中失去自我,进而放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的追求。如此种种,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协调,从哲学上看就是物质和意识二者脱节的问题。

  由此,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与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更要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置于国家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历史纵深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全球视野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在现实性上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要让意识形态的价值逻辑与国家治理的实践逻辑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印证,唯有如此,才能提升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进步作用。

  (作者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