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07月30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30日总第1745期 作者:袁书华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目前距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间越来越紧,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扶贫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扶贫主体分散化问题、扶贫对象内生动力不足、扶贫对象脱贫能力欠缺等。为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整合多元扶贫主体力量、激活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升扶贫对象脱贫能力推进精准扶贫有效落实,从而确保扶贫攻坚目标如期保质完成。

  第一,整合多元扶贫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扶贫工作中,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由于各自利益需求等存在差异,以及各主体之间沟通与协调不畅等原因,导致扶贫主体处于“分散化”状态,不能形成应有的合力,进而严重影响扶贫效果。政府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首要责任主体,在引入多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整合。

  首先,就政府部门内部而言,上下级部门之间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和整合。在纵向关系中,中央政府在扶贫过程中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和权威监督功能,保证扶贫政策顺利实施;省(区)、市两级政府主要对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扶贫资金和项目进行统一协调、统一监管;县、乡(镇)政府作为直接了解和接触贫困户的两级政府,应切实发挥熟悉相关地区贫困原因和贫困现状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协调和整合各种扶贫资源,使扶贫资源切实满足贫困户的真正需要。同一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可以以地方扶贫办为牵头协调单位,加强财政、民政、人社、农业、水利、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工会、残联等群团组织之间信息互通、相互联动,做到各项扶贫政策之间无缝对接,避免出现扶贫资源扎堆、重复扶贫等现象。其次,政府除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还可以动员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充分利用各种扶贫资源为贫困群体提供帮助和救济。对于积极参与扶贫行动的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或奖励等措施激发其积极性,使其为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财力、智力和技术支持,从而为精准扶贫工作作出有益贡献。

  第二,激活扶贫对象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现实生活中,贫困对象物质上的贫困可能会带来精神上的问题,如人生目标比较模糊、生活态度比较消极等。如果仅仅对其进行物质扶贫,他们在被动接受扶贫资源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和扶贫依赖思想,甚至陷入“越扶越贫”的怪圈。只有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脱贫才有基础、发展才可持续。

  首先,给予贫困对象公平参与的机会,让其有充分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机会和途径,保障他们对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的知情权,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愿,使其有机会参与扶贫措施制定、实施等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扶贫行动真正的主人,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其次,可以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建立个人资产账户,同时注入一定的扶贫基金,激发他们的脱贫动力,使他们有机会缩小与普通群体之间的差距。对于无法提供参与机会和提升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政府要集中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做到贫困人口全覆盖、扶贫效果可持续,提高扶贫措施的有效性。最后,帮助贫困者树立积极的生活目标。精准扶贫应实现满足贫困人群基本生存需要、缩小贫困差距和促进贫困人群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生活三大目标。因此,在对贫困人群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其融入主流社会。通过为贫困人口建立心理档案的方式,准确把握贫困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关怀、激励,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心理品质,树立脱离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提升扶贫对象脱贫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当前,我们应从简单提供扶贫资金和扶贫物资等方式转为更多提供教育、培训、就业机会等方式,不断提升扶贫对象脱贫的能力。

  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居民就业技能培训机会,积极动员有实力的专业技术院校、培训机构、企业等单位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方式为贫困人口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技能,提高其改善生活的能力。其次,提高贫困群体义务教育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二战后各国教育扶贫的实践经验也表明,通过教育投资来提升人力资本,可以达到脱贫的可持续性,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有效方式。因此,结合不同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和贫困家庭的实际状况,在对教育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相关学校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尤其是本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制定预防性的教育策略。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