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国路径
2020年06月11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1日第1945期 作者:高炳亮

  早在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好生活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的必然追求,也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而出现的新的生活样态。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呈现出新的复杂样态,表现为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复杂化和多样性。如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现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可以从坚定“四个自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首先,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美好生活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对于树立正确的美好生活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避免陷入西方生活模式的困境。长期以来,西方的发展模式无法解决贫富分化、金钱政治、道德衰颓和生态危机等诸多问题。从经济生活看,无节制的资本扩张冲动,造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危机承受能力较弱的普通民众往往遭受更大的损失。从政治生活看,无论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国内政治,还是其向其他国家输出的所谓“民主政治”,都遭到现实生活的无情讽刺。从精神生活看,当代西方社会精神生活存在着二律背反:一方面,西方社会较为丰裕的物质财富使人生活更舒适、行动更自由;另一方面,无处不在的“商品拜物教”又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丧失了追求本真精神生活的意愿和能力。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和规模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极大提振了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为开创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开辟人类共同开创美好生活的新路径。世界历史进程表明,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程度已经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远远大于文明之间的分歧。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而作出的重要抉择,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担当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同时,我国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其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生存型供需矛盾转化为发展型供需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这一矛盾,根本出路在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着力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恶化并存的悖论。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口享有相对丰裕的物质生活。但一些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生态危机,正在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一是建构理性消费模式。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建立理性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依据自己的真实需求,结合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合理规划消费行为,保持消费的平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人类要通过利用自然资源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就必须把其与自然界的交往过程视为一刻也不能中断的持续过程,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三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是外在驱动,而是内在要求。只有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人类才不会成为自然界的破坏者,进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着力挣脱物质丰富与精神空虚并存的悖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当代人类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丰富、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与此同时,许多人出现了心态浮躁、精神空虚等问题,人际交往呈现陌生化、冷漠化等倾向。为此,一是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应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把自由时间作为全面发展的保障,引导人们合理安排自由时间。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广泛运用,不仅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单调的低层次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社会必要活动时间,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人们可以利用这些自由时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后,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其根本出路就在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为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努力通过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从而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民生问题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换代,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突出问题,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个也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既是价值观,又是方法论,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好坏由人民来评判,而且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真挚情怀。

  (本文系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文化统战视域下高校港澳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TZZD-202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