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院”化
2021年08月24日 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24日第2236期 作者:翟俊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间,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不竭生命力的确凿明证。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那种脱离现实的经院式哲学,而是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先进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预防和克服“经院”化不良倾向。当前,这种倾向在学界时有发生,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其表现主要有三:其一,囿于语词自我推演、深陷学理主义泥潭,疏远、隔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变成冰冷、空洞的文字符号。其二,简单地用原理统摄新经验,用新经验单纯“印证”原理,把原理教条化。其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庸俗化处理,误用其概念、话语,甚至立场偏移。

  克服和预防“经院”化不良倾向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对现实世界客观真理的正确认识,拒绝教条和空谈。其普遍真理之所以正确,就在于它始终是从实际出发,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是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因而,理论研究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本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既下功夫弄通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透彻领悟其精神,更下功夫了解、钻研实际,做到活学活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克服和预防“经院”化不良倾向,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马克思主义是经世致用的大智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历史这个事实,透彻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给予劳动人民先进的思想武装,使其成功开创共产主义革命伟业。马克思主义是真正以人为本,真正关怀人类命运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上探索人类自由解放的正确道路。理论研究工作要为时代担当、为人民服务,这不仅需要书斋功夫,更需要立场和情怀。心怀事业、情系人民、恪守大局、忘我奉献,应是理论工作者不变的品格。理论工作者要常行调查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好,与群众共冷暖,与真理共风雨;要积极回应人民大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智为民所用,让理论更好地走进群众。

  克服和预防“经院”化不良倾向,还必须牢牢坚持求实、质朴、严谨、活泼的学风文风,并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有什么样的主义,就有什么样的学风文风。马克思崇尚求实、质朴、严谨、活泼的学风文风。求实就是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守正创新、学以致用,不为学理而学理,不搞低水平复制。质朴就是鲜明、朴素、讲道理,原原本本说理,老老实实写字。严谨就是讲逻辑、讲科学、讲辩证,反复推敲,力求奉献理论精品。活泼就是内容生动、形式得体,思想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沿袭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和文风,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面向新时代,我们更要传承和发扬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精神扎实搞研究,实在写文章,明白说道理,力争在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上不断有新作为、新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