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对“学术话语权的缺失”“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学术话语权提升策略”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学术话语权作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尺度,受到学界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基于文化强国战略厘清学术话语权的生成逻辑,构建科学的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学术话语权的总体水平,已成为学界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
一是深化理论探讨。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和理论,探讨文化强国战略对学术话语权提升的作用与意义。尤其是通过对欧美国家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演化路径及动因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从理论上把握学术话语权的基本内涵,探索我国学术话语的独特实践形式,从而不断加强学术话语内容创新、平台建设和国际传播。
二是创新评价体系。一方面,创新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可以从探讨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入手,设置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明确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指标,具体通过学术引领力、学术创新力、学术竞争力和学术传播力等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检验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针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新问题和新需求,结合各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发挥好学术引领和学术规范的作用。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对学术话语权进行分类评价。针对不同学术主体,要根据其内容、平台和作用等,建立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评价使用标准。
三是创建与完善政策、技术、平台、人才“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对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一,加强制度保障,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差异性的技术目标和方案,不断提升与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学术话语权。其二,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建一流的全媒体、多语言学术传播平台。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打造一流学术期刊、出版精品学术著作、创办学术网站及学术数据库等有效途径,使中国的学术前沿和学术话语传播至更远更广的国际舞台。其三,激励学术名家、一流高校及学科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议题设置。在国际上,学术话语权较高的学者、机构和国家往往引领着某一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的方向,与该领域的重要学术主体具有紧密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关系。因此,可以鼓励相关学者、高校及科研机构不断拓宽学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国际学术议题的设置,在学术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四是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一流学科的建设对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文科建设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肩负着重要使命。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对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突破学科内部壁垒,发展更多优秀、特色学科,引领特色学科在优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学术话语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凸显学科的导向作用,探索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使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学术话语优势,形成与综合国力和实际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家软实力,从而不断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生成逻辑、评价体系与实现路径研究”(21BTQ1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