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生”走向“乐生”
2022年09月27日 09: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7日第2500期 作者:刘海春 李昭昕

  我国脱贫攻坚战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实现全部脱贫,在祖国大地上解决了由来已久的绝对贫困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贫困治理之路极具中国特色,彰显出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制度上的优越性。中国战胜绝对贫困之后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巩固已有脱贫成果,减少返贫可能;二是相对贫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如何从相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应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贫困有程度之分、因时而变,贫困治理也必须分阶段、分目标,在经济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展开。中国共产党在以往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中,先是围绕让农民学会“谋生”展开了一系列扶贫工作,帮助农民用实干成就脱贫梦想,并在“能干”“愿干”以及“如何干”等方面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谋生”与“乐生”是个体生活的两种状态。“谋生”状态下,人们通过劳动来获取生存资料,是在物质基础匮乏的背景下进行的谋生活动。“乐生”状态下,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为满足新的生活需要的更自由、更幸福的劳动。因此,从贫困治理角度看,“谋生”符合较低层次的生存需要,是从无到有、打好贫困治理基础的过程。“乐生”符合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强调以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

  脱贫不仅是物质脱贫,更是精神脱贫,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贫困治理内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进程,仅停留在“谋生”的层次已经远远不够,让人民享受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拥有更健康的休闲生活,进而实现“乐生”,更加符合相对贫困治理的需要。从“谋生”到“乐生”,正是生活方式的升级、是人生意义的丰盈、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丰收的重要表现。

  当前,相对贫困治理应兼顾“谋生”和“乐生”,同时以“乐生”为重要着力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过去的成功经验为鉴,千方百计开展帮扶,加快推动贫困治理转型。首先,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应制定以创造农民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政策制度,架构出从宏观顶层设计到中观体系结构再到微观专业团队的一整套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其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相对贫困治理。无论“谋生”还是“乐生”,都强调主体作用,而主体力量的发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的作用,多维共推、多措并举、精准帮扶,不断丰富劳动成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缩小贫富差距。最后,既要坚持对个体能力的培养,不断传授先进技术,使其劳动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也要转变个体认知,使个体充分享受自身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习得更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终达到“乐生”状态。

  相对贫困治理不单属于经济范畴,也不只是社会发展问题,其底层逻辑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所强调,“我们注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只有让人民在辛勤劳动的同时学会轻松健康地享受生活,让人民在当下便能体验到劳动带来的生活转变,让“美好生活”逐步成为现实,才能真正激发人民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总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相对贫困治理本身就意味着,让每个个体都能与社会一道发展。从“谋生”到“乐生”的转变,既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物质支撑和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