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术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2023年05月09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9日第2645期 作者:彭澍 袁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是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国际传播能力一同阐述,强化了在中华文明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华文明对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力价值支撑。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推进新形势下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中国核心术语是解读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工具,也是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支撑。以中国核心术语推进中国话语体系构建,通过不断提炼、阐释概念内涵,持续扩大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可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中增进理解与共识,增强国际话语权。

  发挥核心术语的基础作用 

  术语是传递知识与思想的基础工具,知识与思想是话语体系的基础。如果将思想理论和知识体系比作思想的大厦,那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就是范畴和概念。范畴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人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基础。术语是专业领域内概念的符号指称,是知识话语的基础元素。而在某一学科、某一理论、某一著作、某一文章内起主导作用的术语,我们称之为核心术语。人类的认知基于体验,始于范畴化,先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系统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作为范畴与概念的支撑,核心术语理所当然成为我们运用已有知识,特别是本民族的知识概念,来理解外民族问题、传递本民族思想的基础工具。

  核心术语奠定话语体系基础。核心术语是建构思想、理论和知识体系最基本的“物件”,是“链接思想的关节点”。各种关联的核心术语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构成某一专业领域的概念体系,而概念体系的建构有助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差异,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知识体系。通过进一步逻辑化与结构化以中国核心术语为核心的世界性知识体系,开展对中国核心术语的“诠释”与“再诠释”研究,可以不断生产新知识,丰富世界知识体系,从而推动中外平等对话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因此,对于核心术语的挖掘、阐释、翻译和表达,可为中国话语体系奠定基本的知识框架与语义基础。同时,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不仅有利于“中国知识”的世界表达与阐释,而且有助于“中国知识”所蕴含的“中国智慧”被国际社会理解与接受,进而引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未来走向。

  核心术语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话语体系构建的目的,是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产生更好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可对话的情景之中获得世界的理解,更要使中国知识成为世界性的普遍性知识”。而实现这一目标,文化认同是关键。受众对于“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接受程度,与文化信仰和理念紧密联系。过往的传播内容,往往缺少对中华民族文化深层次的解读,缺少对民族文化中作为人类文明共同基础的人文精神的挖掘,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文化认同,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深耕中华文化思想沃土,挖掘反映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内容,增加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解读,在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中形成理解与共识,这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核心术语是解读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工具。将凝聚和浓缩了中国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核心词,准确翻译成不同语言,并有效传播到不同国家,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世界认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

  认清历史机遇与现实挑战 

  话语体系是一定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文化传统的综合表达,是反映民族传统、时代精神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谁掌握了话语,谁就掌握了对世界秩序的主导权,也就掌握了“权力”。话语体系建设成果直接反映为国际传播力、影响力。话语体系差异是影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主要因素。话语体系构建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在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等各个方面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供了前提、底气和基础。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可以有所作为,也必定有所作为。当前,世界局势波诡云谲,个别国家和地区从狭隘的意识形态出发,对中国持有偏见和误解。但我们也看到,人类社会文明互鉴和文化交融的内在需求是无法压抑和阻止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日益增强,世界各国有意愿和需求从中华文化以及中国实践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中国也有责任和义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和重大挑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话语体系构建要立足自主知识体系的完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认识和经验的完备系统,包括符号代码、语言表达、学术理念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术体系通过话语体系的载体语言符号,才能系统表达概念、判断、思想。不同的学科体系及其学术体系,会产生具有不同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的特定话语表达体系。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知识体系构建中占据主导地位,垄断了对知识体系中概念、思想的解释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知识存量不足,长期自觉不自觉地在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中思考探索,缺乏学术话语权。同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断调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历史性变化,实践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都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立足中国实际,从中国国情出发,聚焦中国问题,提出原创性的概念和理论,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为基础,不断推进创新,建立起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话语体系构建亟须中华思想文化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国话语体系的形成,体现在确立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和世界的主流叙事上。当前,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国际话语场域中,基于文化思想而形成的话语体系仍是我们的短板。话语体系构建亟须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有力支撑。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是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在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不断被世界所赞叹时,中国亟须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让中华思想文化积极“走出去”,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在思想文化创造创新上要立足民族与国家文化特色,向世界贡献中国理念、中国内容、中国智慧。没有这样的体系,我们的对外传播就会缺少思想和话语力量,也缺少发自内心的自信,永远只能在西方话语与叙事系统后面亦步亦趋。

  着力推进话语体系构建 

  以知识对话寻求理解共识。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关键在于形成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识。我们传播的理念、概念和思想,只有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知识是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识达成的基础。其中,文化理解强调文化内容要包含世界性的普遍知识,如友爱、公正等全人类可理解的共同意义,各种文化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因共同意义产生可理解性。而文化共识包括人类在文化意义上形成的对共同生存和发展利益的关注和行动,如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也是人类的一种新文化。中华文明只有在与世界各种文明对话中不断形成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识,才能真正自信地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纯粹的本土性知识无法形成对话,也无法产生认同。能够形成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识的知识,高度依赖主体性知识生产。主体性知识的生产是“一个国家基于长期的国家和民族生存经验寻找到的一种稳定的理论性阐释”。这种阐释是与其他文化沟通与交流的理性基础,在与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中不断丰富发展。在知识对话的理解与共识形成过程中寻求认同建构的可能性,在主体性知识生产过程中,树立有知识生产主体性和知识对话能力的文化自信。

  打造“融通中外”概念范畴。在主体性知识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融通中外的理念,产生可被理解、可形成共识的内涵,形成中国核心术语,概括起来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不忘本来”要求我们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由中华民族创造构建,并构成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概念,其中不乏很多核心术语,是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提炼。同时,中华文明的特质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不断在解决新的时代问题中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获得新的发展。“吸收外来”就是要求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不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核心术语翻译阐释。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发展知识、形成文化的重要基础。亚里士多德将语言修辞作为寻找真理的重要途径。近代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卢梭、英国霍布斯等人都曾经专门讨论过语言的作用,认为语言在制约人类思维和行动的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盛行一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把言说作为人成为人及其建构生活世界的本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语言在决定人类思维、行动以及文化形成中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

  面对世界形势深刻变化,我们的国际传播被不断紧张的地缘政治、意识形态、民粹主义、种族问题所裹挟,民族文化传承与世界文化交融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更加需要传播主体借助对象国语言,运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实现有针对性的传播,最大可能消除误解和障碍,突破环境干扰,增强文化共情,切实提升传播效果。此外,由于目前国内对部分对象国家基本的政治、历史、文化了解都很少,也缺乏参考资料,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准确实现中国核心术语跨语际传播,是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如何准确理解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核心内涵及其当代表述。每个术语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自身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经验概括。其中,由于社会语境差异,基础性的思想文化术语往往有多个诠释文本和解读方式,有些核心术语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条件和知识范畴内也可能引发不同的理解。二是如何用多语种单词或短语简明扼要地表达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含义,构造出跨语境的中华思想文化理念,让国际受众全面、系统、准确了解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思想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和独特的思想语境,需要在充分理解术语精神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合跨语际文化背景,对术语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从而达成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概念在跨语际翻译中的“二次构造”。

  构建完整立体传播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核心术语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服务于核心术语传播的各种平台,参与核心术语传播的各类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有形成合力,各司其职,互相协作,才能最终形成多方面协同、立体化推进的中国核心术语传播格局。构建完整立体化传播格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强化技术赋能。建成多媒体、立体化的宣传推广格局,包括术语网站、数据库、微博、微信、音视频、漫画等。同时,搭建更多国家平台、宣传渠道来传播术语,如各大国有对外媒体平台、视频号、术语图书、国际书展等相关传播途径。

  加强组织传播。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为中外多领域合作共赢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认同。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支持孔子学院根据当地需要设立中华文化展示体验区和图书角,推广中华优秀文化产品,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实践。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实施强强合作,密切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合作培养,提升我国一流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增进文化交流和学习,促进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

  开展人际传播。面向青少年群体弘扬、发展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渠道。青少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肩负着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责任使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大赛”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该赛事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及相关中华传统文化等核心内容,面向全国青少年举办各类比赛活动,整合多方面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具有原创性内容的青少年传统文化盛典活动,为中华优秀文化人际传播打下坚实基础。留学生是文化传播最为持久的主体。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日渐重视本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在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域外文化中汲取经验,对于培养知华友华人士、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升国际文化传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评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构建“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影响力”评估框架,对中华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提升和意识形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关核心产品的聚焦、对外传播的渠道、对外传播的方式、对外文化传播的主体设计等核心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需要围绕评估框架,开展效果实证研究,利用评估框架研究成果,更好检验文化传播效果。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中国核心术语及相伴而来的中华文化代表性思想价值符号、象征符号等多层次文化标志物,提升这些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亲和力、感染力,促进中华文化象征符号与不同思想、语言文化的交叉融合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21&ZD15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书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