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性别文化对环境态度的影响
2020年09月30日 10: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孙莹

  生态文明理念在人群中的广泛传播,有助于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提升公众的环保参与水平,是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体现。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文明理念,除了要继续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和宣传的主力作用外,还应努力构建生态友好的社会文化语境,为公众深入了解、接纳和践行环保价值理念创造有利条件。其中,性别文化对环境态度的影响应被重视。

  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在公共领域中,与男性不同,女性通常很少对一般公共议题感兴趣,但对环境议题却显示出巨大热情。1962年,女性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呼吁公众关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不可逆的破坏作用,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浪潮。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行动未曾间断,女性也组织和参与了许多重大的环境事件。例如,1973年,印度喜马拉雅山区妇女为了保护当地森林不被破坏,自发组织了著名的“抱树运动”;1977年,肯尼亚女性社会活动家马塔伊发起了“绿带行动”,积极动员当地贫困妇女参与植树造林事业;1996年,中国女性环保者廖晓义在北京成立了致力于中国公众环境教育的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2018年以来,瑞典女孩格雷塔·桑伯格通过罢课形式号召全球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推动了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等。总之,与其他议题相比,环境议题获得了女性更多的关注。

  学者们也注意到了性别与环境议题之间的特殊关系。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潮认为,工业化以来的社会生产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要特征,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质量衰退反过来给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使环境衰退的影响在性别之间产生差异。女性往往从事低经济回报的服务性工作或以养育子女、处理家务等家庭分工角色为主,使得其更容易遭受环境退化的影响。因此,学者们认为环境问题与性别不平等问题具有共同的社会根源,两类问题都无法单独得到解决,环境状况改善与性别关系调整必须同时进行。此外,在环境社会学领域,研究者们从实证角度对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社会学家利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基于跨时间、跨地域和跨人群的调查数据,得出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环境态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展现了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研究者们将这一发现概括为环境态度的“性别假设”。“性别假设”从经验研究角度确认了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的相关性。

  从文化角度理解性别与环境态度的交叉性

  针对经验研究得出的环境态度“性别假设”,环境社会学家提出了性别社会化与性别社会结构两种解释思路。性别社会化观点认为,社会化过程将个体塑造成与其生理性别相匹配的性别气质,女性表现出富有爱心、乐于照顾他人的女性气质,延伸至对环境的态度则表现为女性更关注环境变化、更注重环境保护。性别社会结构观点强调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及身份差异对其环境态度的影响。总体来看,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经济收入等方面相对弱势,并且承担照料、养育等社会分工角色,导致其更为关注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忧虑家人的健康安全,因此更容易接纳环境保护的主张,对环境更友好。两种解释思路均发展了大量的检验指标,但遗憾的是,现有研究对以上解释思路提供的经验支撑仍非常有限,大部分指标未获得实证研究的支持。

  为什么经验研究能够确认性别对环境态度具有显著影响,但无法有效解释这一影响的作用路径呢?梳理并反思现有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以男女二元方式测量性别,将性别简单操作化为二元的、固定不变的生理特征,忽视了现代性别概念内涵中应有的社会文化特性,裁剪掉了生理性别内部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角度理解和测量性别特征以增进对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从文化角度理解的性别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多元、复杂的特点。不同文化对性别差异的理解迥然相异,甚至相互冲突。例如,有的文化提倡“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认为生理性别必然带来劳动分工角色的差异;有的文化主张女性与男性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与责任,社会分工不应因生理性别差异而受到限制;也有的文化认为性别并非个体的主要特征,拒绝用性别作为特征区分个体,主张对儿童实行“无性化”养育。因此,受其所处文化的影响,个体对性别差异与性别关系的理解呈现多样化与差异化,并且可能随着地域、时间的变化发生改变。

  从文化角度测量性别可以更为精细地捕捉个体间的性别差异,进而拓展我们对于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关系的理解。笔者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采用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验证了这一设想。研究随机抽取了1417名本科在校生样本,分别测量了其性别角色观念、性别平等态度与性别气质日常呈现等多维度性别特征,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对生态价值观、环境风险认知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与男女二元生理性别相比,从文化角度理解的多元、连续的性别特征均能更大程度解释个体环境价值观、认知及行为的变化,更大程度支持性别社会化与性别社会结构两条解释路径;第二,越支持非固定性别角色、性别关系平等及多元性别气质的个体,越倾向于接纳环境保护主张,越频繁实施环境友好行为。据此我们发现,平等、多元、非固定的性别观念与支持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概括来讲,以简单的生理二元方式测量性别无法有效解释环境态度性别差异的作用路径,而从文化角度理解性别概念,并采用多元、连续的性别测量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的交叉关系。

  整合现代性别文化与环保理念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支持平等、多元性别观念的现代性别文化与重视生态保护的环保理念是社会文化的不同子系统,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文化思潮的两种表现形式,两者都以后物质主义价值为基础,主张平等,追求自我实现。为更清晰地说明,笔者将性别文化与环境态度操作化为连续取值变量,并将其标示在坐标轴上。两者关系可以建构在一个二维正交的坐标系中:性别文化以二元、固定的传统性别文化为一极,以平等、多元的现代性别文化为另一极,环境态度以支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增长中心主义与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理念为两极。于是,性别文化与环境态度的关系将形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为现代性别文化与环保理念,第三象限为传统性别文化与增长中心主义,在这两个象限中的性别文化与环境态度,具有价值取向的同向性。因此,两种文化之间呈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整合的关系,形成两者共同发展的局面。而第二象限的现代性别文化与增长中心主义、第四象限的传统性别文化与环保理念之间,以两种相互排斥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因此两种文化之间表现为相互压制与相互竞争关系,对两种文化的发展都形成阻碍。至此,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的关系作出概括:性别与环境态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性别文化与环境态度两种文化之间是“竞争还是整合”。

  综上所述,现代性别文化与环保理念两种文化的整合与协同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的重要基础。传统性别文化倾向于否定环境保护的价值,对公众了解、接纳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文化心理上的障碍;而现代性别文化支持、肯定环境保护的价值,对构筑公众的生态友好文化理念、实现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全社会层面更深入地推进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应努力营造与生态友好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现代性别文化。

  关于现代性别文化与环保理念之间如何更好地实现相互整合、相互促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两种文化各自的发展变化对两者之间动态关系的影响,不同社会情境下、不同群体中两种文化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是否受到如消费主义等其他相关文化的影响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