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人才创新发展 夯实东北全面振兴基础
2023年10月24日 14: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24日第2757期 作者:王磊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是拥有雄厚且高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为我们做好东北全面振兴中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为集聚和提升人才资源,东北地区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创新发展激励政策,人才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但目前,东北地区人才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人才创新发展活力不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区域创新创业指数排行榜”数据显示,辽宁省的创新创业指数排在18位、内蒙古自治区排在23位、吉林省排在24位、黑龙江省排在25位。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创新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下游,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面对短板和差距,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作为东北全面振兴事业最宝贵的财富,厚植人才创新发展沃土,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倾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集聚“强磁场”。

  一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是培育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破管理体制、所有制和区域等人才政策藩篱,发挥市场在东北地区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各种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各方创业活力充分迸发。在人才集聚机制建设方面,应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聚智引才,不断革新传统引才观念,调整人才属地思维,打通人才使用时空局限,面向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灵活运用“飞地”用才等柔性引才机制。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方面,应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浙江宁波等地的成功经验,加强分类考评体系建设,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才采取不同的业绩评价方式,并适时选择同行、用户、利益相关方等不同评价主体评价制度,摒弃人才考评中的论资排辈现象,健全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运用人才考评结果。在人才流动机制方面,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界限,特别是要充分考虑东北地区科研院所和高校相对较多,大量人才集中在“体制内”单位的实际,让各类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主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进而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最大程度激发“体制内”人才的创新发展潜能。

  二是健全科研投入体系,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坚强资金物质保障。当前,丰裕的资金和物质投入仍然是集聚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人才创新发展金融支持力度,适度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GDP的比重,不断改善科研攻关和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条件。其次,完善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的薪酬机制,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东北地区创新发展人才薪酬水平,显著缩小同发达地区薪酬待遇的差距。再次,聚焦东北地区最为短缺的科技创新发展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和高级蓝领等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人才增量与存量的关系,既要注重吸引外地高精尖人才流入,又要支持和留住本地人才,通过提高薪酬、技能培训、搭建创新发展平台等方式盘活本地人才存量,实现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同时也要看到,健全科研投入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东北地区科研经费投入仍是以政府为主,庞大的科研经费投入无疑会给政府带来巨大财政压力,因而,应大力拓展科研经费投入渠道,引导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进入创新发展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最后,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融资支持;持续优化股权融资环境,通过投融资平台建设,集聚一大批有实力、影响力大的人才创投联盟,为拓宽创新发展团队和项目投融资渠道搭建平台。

  三是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广阔天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东北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新兴产业、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一方面,促进人才发展与产业需求对接。应基于东北全面振兴中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要求编制产业人才总体规划,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库;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生物以及大数据等东北地区新兴和特色产业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动态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积极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推荐所需人才,增强培育与引进人才的指导性和匹配度。另一方面,促进人才服务与产业升级同频互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主动适应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及新兴产业迭代升级要求,对于产业升级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紧缺人才“一事一议”引育机制,简化流程、特事特办,确保快速引才、精准引才。此外,还要深入到典型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具有高成长性的“瞪羚”“独角兽”企业,通过“一对一服务”等方式了解企业人才开发状况,为企业发展壮大与转型升级提供“贴身”服务与保障。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为人才创新发展消除后顾之忧。在人才创新发展实践中,良好的发展环境与物质条件同样重要。对人才的尊重程度、创新氛围、法治化程度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等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人才集聚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第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大兴爱才惜才之风,树立人才创新发展优先发展的价值观念,利用新闻媒体对先进人物的创新发展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把支持人才创新发展纳入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一体推进,竭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让创新者拥有更多的荣誉感、获得感与归属感。第二,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持续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完善法治环境、融资环境、信息环境等,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精心“筑巢”,用心“固巢”,为创新发展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最合适土壤。第三,健全人才生活配套保障措施。持续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快捷高效的人才服务联动机制,在住房支持、落户、解决配偶工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交通出行以及结汇换汇等方面为创新发展人才提供全链条服务和保障,助力人才宜居宜业。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