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3年12月13日 10: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3日第2793期 作者:陈付龙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当前,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与消费方式,催生了诸多新的文化业态和消费场景。为此,我国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强力支撑,需要将乡村文化振兴带入数字化新赛道,不断拓展乡村文化供给新空间、丰富乡村文化消费新场景、活化乡村文化产业新业态。这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构成,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现实要求。

  以数字技术拓展乡村文化供给新空间

  乡村文化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生命。以数字技术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转化、开发和利用,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新动能,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留下来”“活起来”“传开来”,为传承与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空间。

  拓展乡村文化供给新空间,就是要立足乡村文化发展实际,坚持历史与现代融合,在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依托物联网、超级计算、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搭建数字化文化供给体系与平台。这就需要把乡村文化与电子荧幕、VR视频等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微博、抖音、微信等多元化载体,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馆、民俗馆、古戏院、生态园等乡村文化传播中心。总而言之,丰富乡村文化的当代表达和传播,全面系统展现乡村经济发展、村貌建设、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深刻变化,打造立体化、多元化和矩阵化的乡村文化内容,可以让数字网络空间成为乡村文化供给的新空间。

  以数字技术丰富乡村文化消费新场景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乡村文化消费的水平并不高,主要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人们的消费意识比较保守。当今,伴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技能的应用,乡村文化消费的智能化、网格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正塑造着数字化消费新场景,带来了乡村文化消费新体验。特别是一些农民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乡村先进文化,销售现代农副产品,让乡村文化消费走上“云端”,为乡村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多新场景。

  丰富乡村文化消费新场景,就是要充分依托数字技术这一乡村发展的“新工具”。这就需要加快完善乡村数字文化和电子商务产业链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相关企业,帮助农民把农副产品、乡村文化产品等消费阵地转移到互联网上,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生产、消费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让消费者在线轻松观看“直播带货”,深度了解乡村美食、非遗文化,下单购买乡村优质文化产品。也就是说,通过不断拓展乡村文化消费的新载体和新方式,为乡村优质农副产品和乡村文化产品拓展新销路,推动多样的乡村文化产品上线上云,给更多不同的消费群体带来消费新体验。总之,实现乡村文化消费从线下场景向数字场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推动乡村文化消费时间与空间的跨越、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进而顺应文化数字化消费的升级趋势。

  以数字技术活化乡村文化产业新业态

  乡村文化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塑造文化发展的新形态,也是当前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乡村文化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导致乡村文化产业业态的不同。契合现代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有利于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打造乡村特色经济新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乡村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催生出符合乡村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文化产业新业态。

  活化乡村文化产业新业态,就是要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全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依托乡村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这就需要鼓励非遗文化传承人、艺术大师等文化名人走进乡村农户,在农村建立文化创意创作工作站和工作室,带动广大农民深耕乡村非遗文化资源,通过数字技术推动乡村非遗文化创意、创造、创作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总之,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乡村非遗文化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催生出适合城乡大众的乡村旅游、健康养老、民俗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乡村文化新产业新业态,以数字技术更新再造乡村非遗文化产业,可提升乡村非遗文化产业的经济附加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数字文化产业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文化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文化的单向线性传播机制也将被突破,进而促进乡村文化交互式传承和立体式创造,催生乡村文化发展新空间、新场景和新业态,拓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提升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生命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区块链赋能视阈下公共信任风险治理研究”(23BKS1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西服装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