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顾2023年,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学术是理解世界与中国的重要方式,本期特别策划选取几个代表性的研究领域,邀请中外学者进行回顾和展望,提炼各自研究领域的年度关键词,与读者一同读懂2023。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2023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作为一项反映中国对人类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为国际关系确立新思路、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智慧、为国际交往开创新格局、为美好世界描绘新远景的重大全球性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学术界对于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和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和将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等核心议题的研究持续深入,多学科研究视角和综合性研究方法并用。国内外学术界就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议题的频繁交流、互学互鉴,更使得彼此共识日益增多并不断深化。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不仅是一条极具价值的贸易路线,还为各地区留下了非凡的历史和文化财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利于地区经济,还对国际经济贸易和社会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代表的不仅是一条经济之路,还是一项安全合作倡议,能够推动交流、促进合作和互利共赢,也将带来和平与安全。从文化和社会方面考虑,显然“一带一路”倡议也在积极追求和平稳定。如果全球都能考虑“一带一路”倡议,那么人类将在相互理解与和平共处方面迈出一大步。当今发生的一切都在提醒人们,世界迫切需要这一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将创造一种新的外交形式,为全球合作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随着金砖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金砖国家影响力的持续增强,金砖研究日趋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项跨学科研究,金砖研究涉及金融、环境科学、动力工程、工业经济、国际政治、世界历史、医药卫生、世界文学等多个领域,具体议题更是不胜枚举。综合金砖合作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的主题和优先事项来看,2023年国外金砖研究的年度关键词大体可用“扩员”“支付体系”“可持续发展”加以概括。
我有幸参加了202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有两句话让我久久难忘:“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2023年已经结束,但全球性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继续频发。这一年夏季全球大范围持续高温、各类灾害给身处其中的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23年北半球高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阐述了气候变暖与全球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间的因果关系,指出这一严重后果源自人类自身,“毋庸置疑,人类活动影响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大气圈、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
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思想、价值观、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人文科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是我们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中非研究院院长阿尔法·穆罕默德·贾洛(Alpha Mohamed Jalloh)将其对哲学、文学等的研究成果与非洲实际相结合,提出2023年有三组关键词给他带来了启发,促使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三组关键词分别是“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 period)、“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the thoughts of Aristotle and Plato)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the vassal of my vassal is not my vassal)。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2023年已经逝去。在2023年,欧洲承受了内外多重危机的连续冲击,经历了多方面的蜕变与动荡。欧洲内部的社会撕裂冲刷着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传统政党版图,俄乌冲突的延宕拉锯遮蔽了欧洲外部地缘政治变局的走向,而美欧互动的日益频繁预示着欧洲对外关系的新一轮重组。回首2023,欧洲局势可以用以下关键词概括。
美国辞书出版机构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2023年11月27日在其官网发文宣布,该公司选出的2023年度词汇为“authentic”(真实)。文章称,在与人工智能、名人文化、身份认同、社交媒体有关的故事和对话推动下,在过往年份高检索量的基础上,“真实”一词在2023年的检索量大幅增长。人们比以往许多时候都更多地去思考、写作、渴望和评判“真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