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23年07月07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7日第2686期 作者:

  中国尼泊尔友谊论坛主席 高鸿儒: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需要相关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建立合作关系,增进相互理解,以实现共同目标和全球稳定。这就凸显了尊重国家主权和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也承认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具有关联性。真正的多边主义具有这些特点: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论坛、以合作推动解决共同问题,以及致力于促进全人类福祉。

  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水问题、水能与环境研究所首席学术顾问 法朗吉斯·卡里耶娃:

  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过去几年,新冠疫情改变了人类社会和每个人的生活。疫情无国界,由其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提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采取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推动国际经济和贸易方式的绿色转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强调,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学习。

  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塔吉克斯坦需要调整优先资助领域,并在法律法规、财政手段以及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塔吉克斯坦的科学家们也为该领域作出巨大贡献。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水问题、水能与环境研究所致力于水资源的研究和管理,开展各种包括生态方面的研究项目。同时,该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多个领域的科研合作,助力两国生态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吴志良:

  发挥澳门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作用

  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进,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共处的特性及“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格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圈点了一个闪亮的符号。今天的澳门,凭借以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为代表的深厚人文历史底蕴,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积极建设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心。

  澳门完全可以为中华文化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深化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贡献更大的力量。澳门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和港澳地区与西方交往、交流、交汇的实践经验,通过深度的文史研究,从中找出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语言并加以巩固,同时推动中华文化扎实、有效地走向世界,形成彼此认知和信任的基础,逐渐形成和不断扩大文化领域话语权和大湾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驻华代表处主任 诺君辉:

  中国可成为拉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拉丁美洲在这一目标的多项指标上取得了进展,但依然面临人口增多带来的供给不足和分配不均、公共政策重量不重质、弱势群体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拉丁美洲要克服水资源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需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进行制度改革,以可持续方式扩大和改善供水系统;创新技术和管理;促进决策过程和资源治理的社会参与;在家庭中培养水是稀缺资源,因此要节约用水和珍惜水资源的文化意识。

  拉丁美洲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应用多种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并努力从实践中吸取教训,将成功案例进行适当变通后加以推广。中国过去几十年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步,是拉美重要的合作伙伴,能够为拉美提供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拉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厦门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高畅:

  非洲大陆应与友好国家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于2022年11月6日至20日在埃及召开,会议作出一项历史性决定,即建立和运作损失与损害基金,支持遭受气候灾害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举措的效果仍要“拭目以待”。面对诸多前殖民大国的不可靠,非洲不应该对难以兑现的慈善行为抱有幻想,而应当加强与友好国家合作来促进非洲大陆的可持续发展。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阿根廷分院研究员 胡利亚娜·冈萨雷斯·哈乌雷吉: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拉能源转型合作

  过去20年来,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为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关系开创了新时代,为彼此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已成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多数国家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关键投资者、主要贷款和援助提供者。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融资已成为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合作的关键领域。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推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制定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中拉有效利用绿色能源转型带来的优势,持续推动双方深入合作。

  非洲之角经济和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阿里·伊萨·阿卜迪:

  应对气候挑战迫切需要支持低收入国家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巨大挑战,社会动荡、通货膨胀、气候变化等导致更多人陷入贫困,各国需要共同采取紧急行动。

  这些挑战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对经济动荡和气候变化的后果有更强的应对能力;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应对这些挑战的资源和能力都很有限,因此受到的影响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相关措施和改革应聚焦低收入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中最弱势群体的愿景和需求,以便推动其向气候适应性、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