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大体系”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2024年05月17日 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7日第2893期 作者:邓辉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重大发展,“三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迈向新征程,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三大体系”对于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实现自然科学的飞跃式发展,也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是构建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相统一的前提;学术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之网的纽带。“三大体系”建设的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共同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是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建设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学术体系,推进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坚持和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由此为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二是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聚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及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积极健康、繁荣发展,能够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及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问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良好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由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以学科体系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在“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思路指导下,我国学科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学科体系的专业性建设、系统性构建、特色性发展显著推进,教材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成就斐然。我国围绕学科体系建设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完善基础学科,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建立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等,极大推动了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把握正确方向。在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时代问题;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交流。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此外,还要努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二是提倡思维创新,推动协同发展。一方面,既要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相应学科标志性的理念、概念或话语;也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恰当地吸收借鉴有益于我国学科发展的国外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要推动协同发展。首先是“三大体系”协同发展,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学术概念,引导学术界广泛展开研究讨论,助力话语体系建设。其次是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协同发展,实现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最后是学科体系建设与教材体系建设协同发展,教材体系建设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发展立足学术前沿、门类齐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教材体系。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强国。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注重人才培养。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互相促进。人才培养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生和教师都是其关注对象。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既要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以学科体系建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又要着力培养理论功底扎实,乐于在服务人民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学科带头人。

  以学术体系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学术体系是一个由概念、理论和方法构建起来的综合性知识体系,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在概念范畴、理论范式和方法论上,要充分彰显我国学术界对知识创造的自觉和自信。要持续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以学科建设目标引领面向实践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广泛培育思想可靠、专业过硬的学术人才。

  一是创新发展学术概念和范畴体系。学术概念和范畴体系是学术思维的起点,而研究活动的展开首先也是以概念和范畴为依托的。这就需要在学术实践发展过程中,建构中国自主的学术概念和范畴体系,并运用这一学术概念和范畴体系解答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不是用西方创造的概念和范畴来审视中国问题。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发展机遇中,在概念和范畴的界定和使用上发挥中国学术作用、产生中国学术影响、彰显中国学术伟力,进而在学术概念和范畴的建构和转化应用中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二是持续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是中国教育和科研事业得以有序运行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现实中,要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布局,立足自身学科专业特色,打造优势学科和学科高地,明确学科发展的旨向,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作用。从当前发展形势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各学科体系建设的根本指引作用,否则,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科研对于教育以及教育对于科研的支持,就难以体现社会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原则,不能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人民性属性,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也将不复存在,最后也难以培育更多更广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以及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深入探索学术方法体系。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学术方法或者研究方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方法的建构上,西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走在了现代学科建设的前沿,在方法论上也占据着支配地位,成为他国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但也日益显示出水土不服等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发展多种类、多层级的研究方法,深化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的学术方法论。要在根本研究方法、基本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的建构上,探索三者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方法论体系。要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应用分析的转化结合运用上,发挥三者联动效应,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增强彼此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相互排斥。此外,还要在具体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政策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的建构上持续发力。

  以话语体系保障教育强国建设

  作为解读中国自主实践、展现中华民族本色、彰显新时代特色的话语集合,话语体系在深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解决了如何诠释中国主张、表达中国智慧以及传播中国方案的“说话”难题,而且作为价值认同与思想共识的综合反映激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中,我国学科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知识话语体系等在本土话语挖掘、跨学科话语融合、外来话语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话语生成依附西方话语、话语转译脱离生活、话语传播失真失效、话语权式微等现实困境。以话语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仍需多维发力,既要在“自主”层次基于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推进话语生成、转译与传播,又要在“对话”的层次以其科学性、人文性、真实性等实现话语交互环境的优化与话语权的提升。

  一是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话语体系建设首先要在继承传统话语优势与对接话语主体的基础上实现话语原创,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革命话语与社会主义建设话语的过程中推动话语生产,在对接新时代中国实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推进话语创新。其次,要在遵循话语生成与转译规律的基础上,协调好学术话语、学科话语、政策话语、生活话语的关系,推动多维话语的相互转化。例如,政策话语可以在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凝练为学术话语,学科话语可以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上转换为接地气、有生气的生活话语。最后,要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媒体应用,深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传播速度、效率与水平。

  二是话语体系的交流互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话语并不是以“独白”的形式存在,而是始终以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对话”形态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对此,我们需要在与国际的“对话”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诠释学,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中国理念、中国价值的认同与共识。同时,面对国际上盛行的“历史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甚至霸权论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以及国外对中国话语的封闭式解读与歪曲化解读,要通过国际教育组织参与、国外学术交流以及国际话题聚焦阐释等活动,有理有据地驳斥相关论点,不断提升学术话语权,努力在国际上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