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24年05月17日 1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7日第2893期 作者:张政文 王维国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八年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巨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问题,在历史、现实与未来,宏观、中观与微观,教育、科技与人才的辩证统一中,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响中把握时代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积淀于历史、体现于现实、发展于未来,以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贯通地看待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发展进步。

  在历史发展中把握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仅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始终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等等。当前,我们应善于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并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学理化知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现实观照中体现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知识优势与人才优势,不断在解决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对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和系统回应,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学理支撑。

  在未来展望中富有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理论创新,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与理论,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新征程,应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坚持守正创新,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切实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能力。

  在宏观、中观、微观的一体建设中谋划建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以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与理论体系建构、研究范式创新、时代问题解决的互动关系,从理论创新体系、研究方法体系和问题回应体系三重维度深刻把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内涵与实践重点。

  宏观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理论创新体系为最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由于基本国情、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就是构建起主体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中国自主的理论创新体系。我们应立足于新的研究对象、知识命题、知识概念、研究范畴的创设,以模块化、系统化、理性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起具有主体性、原创性与本土化的理论创新体系,形成为人民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的学术理论、学术概念、学术范畴与学术表述,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理论创新创造中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建构。

  中观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研究方法体系为基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同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中国自主的方法体系,一方面,应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与哲学社会科学具体研究方法、与西方研究方法的关系。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但前提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引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相结合。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模拟法、经验总结法、描述性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的深度融合,运用新的技术、方法推进基于范式创新、方法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微观以建构中国自主的问题回应体系为根本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思考、研究与行动的实际起点,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落脚点。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应抓住和解决具有必然性的问题。具有必然性、现实性的问题往往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聚焦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应解决当下的具体问题。尤其要关注并解决由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如ChatGPT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而引起的法律问题、安全问题、伦理问题、教育问题、文化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通过纵深推进文理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运用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与新工具,用哲学社会科学回应新技术引发的新问题,激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应用的活力。

  在教育、科技与人才的统筹推进中实现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整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与实践推进,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念与路径。

  基础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教育。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打造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学生培养“特区”,深入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切实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等,积极推动把高校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试验田、学术体系转化的实践地、话语体系创新的展示区,探索建立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

  关键在科技。如何推动科学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事实证明,不仅自然科学需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制度化体现就是有组织科研。打破过去单打独斗的“作坊式”科研组织模式,变“无序”为“有序”、变“分散”为“聚合”、变“无组织”为“有组织”、变“学术导向”为“需求导向”,通过有组织科研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

  根本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保障是根本保障。应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创新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学术评价考核体系,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