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中华文明符号意蕴
2024年02月19日 09: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19日第2834期 作者:车向前 胡伟华

  在2023年5月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深化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筑牢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世代友好的基石,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明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抓手。“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由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古丝路起始路段与天山山脉地区的交通路网组成,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人类跨地域长距离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榜样。路网总长达8700多公里,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属古丝路核心地段,在漫长历史时空中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

  承载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享历史记忆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涵盖古丝绸之路的33处中心城镇、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诸多遗迹遗址富含多民族文化记忆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跨文化内涵,可凝练成特色鲜明的中华文明符号。如“丝路记忆”张骞墓的“张骞”、绝壁佛国麦积山石窟的“东方微笑”、“藏经宝地”慈恩寺塔的大雁塔与玄奘、都城遗址汉魏洛阳古城的太极殿、丝路北道咽喉要隘玉门关遗址、汉魏驿置机构悬泉置遗址的两汉简牍与邮驿画像砖、吉尔吉斯斯坦阿克·贝希姆遗址(碎叶城)等,这些文明符号具有丰富的价值意涵。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迹遗址均为古丝路重镇或必经之处,见证了历史上丝路商队络绎、使者往来。其资源与史料中富含人物、场所、器物等遗迹及其故事,是共享的文化象征符号。以阿克·贝希姆遗址为例,20世纪80年代,吉尔吉斯斯坦出土的佛像底座上刻有“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压”的字样,证实了唐朝碎叶城的位置,即今日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克·贝希姆遗址。作为东西方商人与使者汇集之地,“隋唐以来,热海以西诸城,碎叶为大”。作为大唐经略中亚的梦想承载之所,碎叶城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会处,是“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的明证,杂糅了胡汉各族文化,文质彬彬的华夏文章与刚毅洒脱的西域文化交融发展。更有文明象征意义的是,李白、裴行俭、玄奘等唐代重要人物都与碎叶城有着紧密的关联,是中吉共有的重要文化记忆,可成为碎叶城典型的文明符号之表征。唐代诗人李白“一房被窜于碎叶”,其出生在碎叶城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共识。独特的西域文化背景之胡化家世,在华夏文明和西域外来文明的互动与交融之中,造就了李白身上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盛唐气象。碎叶城还是玄奘法师西行停留过的地方,贞观二年(628),玄奘沿热海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碎叶,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以礼相待,刻下了中国与西域交流往来的历史印记,并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留下了碎叶“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之珍贵记载。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阿史那都支等人反叛,“立碑于碎叶城,以纪其功”,奠定了初唐到盛唐时期西域的政治版图,为西域成为中西文化对话的窗口打下了基础。其他遗迹如慈恩寺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小雁塔、兴教寺塔、玉门关遗址、克孜尔尕哈峰燧等文明符号,是丝路沿途各民族和国家历史上经济、文化、情感上相依相存、相知相亲的生动写照。

  凝聚丰富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文明特质

  文明符号是族群历史的内化和观念形态的心理凝结,象征着共有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审美意趣、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造就了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归属感。路网遗迹文明符号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格理想与思想道德理念,体现出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气质,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感知、文化身份识别和情感归属的形成。

  2100多年前,西汉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张骞持节出使西域,率领使团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出玉门关,行至安息,历九死一生,开辟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交往交流交融的大门。习近平主席在多次演讲中指出张骞之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之纽带、和平之桥梁的重要贡献,如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强调:“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张骞两使西域、凿空万里,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凝聚了丰富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特质:张骞“为人强力”,展现出“宽大信人”的尚德品格,传递着和平友好价值观,被梁启超誉为“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张骞敢为天下先,忠心为国,展现出勇毅前行之开拓精神、矢志不移之刚毅品格、重信守义之忠贞爱国情怀、文明交往之包容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骞还建言汉武帝对周边国家区域“以义属之”,“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亦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尚和平合作之理念和强而不霸、协和万邦之理想。张骞出使西域与“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形成直接相关,是欧亚大陆人类文明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类似的还如“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文化变革,石窟艺术伴随佛教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交汇、碰撞,在双向多元的宗教艺术交流中因地制宜加以融合,呈现出从早期的中亚风格到南北朝的秀骨清像等千形万态的气象,体现了中华文明有容乃大、传承创新的特质。路网符号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和陶冶而成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有助于充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饱含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开放性的特征,文化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共建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记忆,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语境下,“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愈显示出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和创新发展的可能性:路网文明符号为持续深入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为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有力支撑。以甘肃河西走廊发掘的悬泉置遗址为例,“悬泉置”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出土文物最多的汉晋时期的邮驿机构。它位于瓜州与敦煌之间,主要职能为传递朝廷和官府的公文信件、传递军事信息、负责接待往来路过的官员和中外使者,为古丝路的畅通繁荣提供强大保障。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数万件简牍、遗物、陶器残片,记录了两汉时期西北边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貌样态,记载了佛教东来和儒家经典西传等文化交流史。特别是35000余枚悬泉汉简,是两汉丝绸之路之实时档案与原始记录,是阅读大汉文明、感受丝路繁盛的标志性符号。《后汉书·西域传》载:“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悬泉置见证了围绕汉代邮驿系统开展的中原与西域、中亚、西亚、南亚和地中海沿岸古代国家的往来,为讲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睦邻友好故事、建立互惠、合作、包容型的人文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根据。深入挖掘这些文明符号的内涵和意义,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华历史的发展脉络,提升文化自信,更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路网文明符号应充分融入丝路文化形象、区域形象、中华文化形象、中亚人文共同体形象等不同的形象体系,加以推广传播,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丝路共建国家民心相通,在交流互鉴中为世界贡献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