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沧萍先生:是大学者,也是好朋友
2023年11月20日 12: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20日第2776期 作者:陆杰华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口学、老年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邬沧萍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半年有余,但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以及对我们晚辈的谆谆教诲却仍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就在昨天。度过人生百年,从教七十多年,邬先生不仅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大学者,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生挚友。

  学术引路人

  从跟邬先生的第一次交集到今天,算起来已经接近40年。1984年秋季,我大学刚刚毕业就幸运地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了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留学资助。作为出国预备班一员的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开始赴美前为期一年的英语和人口学专业知识培训。1984年底,出国预备部非常有幸邀请了当时已年过花甲的中国人民大学邬先生给我们讲授人口学知识。我现在都清晰地记得,邬先生操着浓郁的广东口音,声音洪亮地讲授人口统计学知识。他讲授的人口统计方法紧密结合现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我们后来赴美攻读人口学硕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博士毕业的我留在北京大学工作,平时跟邬先生的接触也就多了起来,尤其是我将老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之后,经常有机会跟邬先生在学术会议或学位论文答辩等公开场合见面,并当面向他请教学术问题。近20多年来,我也先后参与邬先生主编的《社会老龄学》《老年价值论》等学术专著的编写工作,收获颇丰。毫不夸张地说,我在人口学、老年学领域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邬先生的悉心指导,他是我学术研究的引路人。

  晚辈提携人

  众所周知,邬先生长期耕耘在中国人口学、老年学界,他学术产出多、影响力大,著作等身,不仅是国内学界公认德高望重的大学者,同时也是国际人口学、老年学界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学者。据我所闻所见,作为长辈和大学者,邬先生无论是对同龄人还是晚辈人,都给予无私的帮助、支持和指导。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20多年前,我熟悉的一个从事社会保障领域的朋友潜心几年写了一本颇有新意的社会保障专著。此前她跟邬先生并没多少交往,完稿后非常忐忑地联系邬先生,希望他能给即将出版的新书写书序。邬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允下来,按时提交了书序,该书顺利出版,并得到了学界的普遍好评。后来每次遇到这个朋友,她对邬先生都心存感激。当然,所有认识和熟悉邬先生的晚辈,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职位高低,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他老人家的提携,也为这些年轻人的成长增彩添色。

  和蔼可亲人

  对于不熟悉邬先生的人来说,邬先生治学严谨、止于至善,是学术界的常青树。其实,对于我们这些熟悉邬先生的晚辈来说,他更为可贵的精神遗产是为人朴实、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是我们晚辈心目中的“老顽童”。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那时还没步入不惑之年,有一次开会期间跟年近八旬的邬先生闲聊,他关切地问我:“老陆,最近在做什么研究?”我当时诚惶诚恐,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每次见到邬先生,他总是以“老陆”称呼我。邬先生曾经是民盟中央常委,也做过全国政协常委。后来他通过其他渠道得知我作为九三社员被推荐为市政协委员,每次见面也总是关心地问道:“老陆,最近提了什么有新意的提案吗?”还叮嘱我在政协这个大家庭里一定要勤学、勤思、勤做、勤勉。

  常人道,一名学者之所以伟大,不止于其伟大的学术贡献,更在于德行、胸怀、境界之伟大。在我看来,邬先生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在人品上,都为晚辈树立起一座永远被仰望的丰碑。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