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中的欺骗及决策
2020年05月28日 05: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8日第1935期 作者:何雯静 吴继霞

  人们时常会对儿童的“撒谎”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孩子年纪小就什么都不明白,并没有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认知和规范教育的意识;但一旦真的发现孩子撒了谎或有了不诚实行为,父母又如临大敌,担心孩子是不是学坏了。然而,一系列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欺骗不仅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更是儿童认知与决策能力发展的一种反映。
  
  儿童“撒谎”体现认知能力发展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曾对1200名2—16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系列测试,其中年龄较小的受试儿童会被带到一个房间里坐好,然后在他们的身后放置一个毛绒玩具,并要求儿童不能转过身去偷看。当研究者找借口暂时离开房间后,隐藏的摄像头拍下了孩子们的反应:受试儿童中绝大部分都忍不住回过头去看了身后的玩具。但在研究者回到房间并询问儿童是否转身时,4—6岁的孩子基本都否认了自己的“犯规”行为,其中4岁儿童的“撒谎”比例即已高达90%。研究者指出,就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而言,幼年时“撒谎”往往是认知能力较高的表现,说明儿童已经可以在理解成人要求与特定场景规则的前提下,试图采用更为符合规则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理。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认为,幼儿在2岁之前受限于自身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基本无法实现欺骗行为;有效的欺骗行为在儿童4岁左右才开始出现。儿童的“撒谎”不单反映了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与儿童成长的“去中心化”发展趋势相符合:4岁左右的儿童已基本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够结合自己的目的并参照周围的环境和成人的要求,有意识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但这一时期儿童的欺骗更多是一种情境性的行为反应,会随着具体情境尤其是情境压力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欺骗更多是为了脱离困境或是回避惩罚,与道德认知或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直接的联系。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儿童的道德认知与总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趋势一致,随着儿童的成熟与发育过程而逐渐发展。随着自身认知能力的增长,儿童得以逐步内化成人的要求和社会的共同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一方面是基于成人要求和外部世界规范的内化,另一方面也受限于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同时还会受到个体因素,如个性、性别、家庭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成熟因素是儿童成长和发展领域的首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道德认知发展也在逐步增长,这在学龄前儿童的发展中尤为显著。就个体的毕生发展而言,一般认知能力和单纯的决策推理在儿童2岁时就已经初步显现,在5岁时发展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相对于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会略晚一些。在学龄前与学龄早期,成人对儿童欺骗行为的反馈对儿童正确道德认知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儿童道德认知呈内隐式发展
  
  相对于外显的认知能力发展,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更接近于内隐发展的模式。克拉钦斯基(Klaczynski)的“双加工”理论指出,认知推理与行为决策分别受到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的影响,这两个认知系统的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从发展的角度,社会经验能够促进启发式的形成,相应的规则从经验中抽象而来,因此启发式系统也被称为经验加工系统。儿童启发式的获得和使用类似于某些规则技能的获得,而且十分依赖于情境因素。如果儿童在道德认知形成与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反馈,就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发展观念,并会对之后的发展和成长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当儿童“说谎”或是做出不诚实行为时,如果成年人对此并不在意,那么相似的行为就有极大可能一再出现;但当儿童的行为得到及时反馈和正确引导,在安全、支持的情境氛围下,良好的道德认知就会逐步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儿童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表现不是固化的,更多时候会参照情境的综合影响。雅各布斯(Jacobs)认为,启发式是儿童的社会图式发展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策略。启发式系统的基础是内隐记忆,只需要较少的意识参与和认知努力就可以发生,能够快速、自动地对环境特征进行再认,促进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同化。一项横断研究发现,虽然儿童在4岁时已基本具备一般道德认知能力,但道德情绪判断直到6—7岁才趋于成熟;与此同时,儿童的情绪伪装和道德认知评价也在6—7岁时趋于稳定水平。其中,道德认知评价和情绪理解作为内隐策略的一种,即以启发式的方式对儿童行为产生影响。

  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当基础率信息难以收集或整合的时候,人们就会运用代表启发式来解决问题,在成人研究中发现的判断偏见和启发式也同样在儿童研究中得到证实。蒋钦等人采用延迟满足决策任务考察观点采择因素对3—4岁儿童情感决策发展的影响,发现观点采择能力对儿童情感决策的影响是发展性的,4岁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不同的观点提示条件下为他人选择时分别表现出了与为自己选择不同的决策趋势。儿童从4岁开始,不仅懂得如何进行初步的决策和选择,也能够理解“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选择的差异;在这一时期,对儿童开展有效的道德认知和规范教育已经十分必要。适时开展道德认知和规范教育,营造良好的道德发展环境,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的欺骗行为具有情境性
  
  在儿童欺骗行为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皮亚杰(Piaget)对说谎定义及道德评价的研究。欺骗是指意图培养他人的误信念,以致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误区的行为。它具有有意性、策略性、信念性三大特点,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信念性,是指欺骗来源于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一些心理学者甚至把欺骗视为错误信念理解的一个明确标志。

  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心理理论和儿童欺骗的关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情境可能会使儿童欺骗与错误信念理解呈现不同的关系。朗(Lang)和佩尔奈(Perner)的研究认为,儿童的欺骗不仅与社会认知有关,还与社会性发展的其他维度如好胜心、意志、自我概念等可能相关。具体而言,在不同情境里,外显欺骗、隐蔽欺骗和错误信念理解的关联存在差别:外显的动作欺骗与错误信念理解在任何年龄段都没有显著相关,外显的语言欺骗和错误信念理解只在3岁时显著正向相关,而4、5岁儿童的隐蔽欺骗和错误信念理解显著正向相关。也就是说,儿童在4—5岁已经形成了清晰的自我概念,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推断他人的要求和反应,从而采用更符合他人要求的行为方式。

  儿童的道德认知与一般认知能力发展不是同步、对等的,这一点在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中尤为明显。伯龙·科恩(Baron-Cohen)和拉塞尔(Russell)的研究均发现,作为智力发育正常的个体,孤独症儿童无法完成与年龄相应的道德判断任务。近年来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的研究指出,心理理论能力和自我情绪识别均与决策相关。当处于不公平的情况下时,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孤独症儿童会拒绝接受不公平分配,也会感到不高兴并且做出拒绝的决定。孤独症儿童难以将自我情绪与特定情境中的“他者”情绪区分开来,虽然具备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但很难具备与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认知能力。
  
  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的发展与培养是一个终身的历程,其起点早在4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即已开始。在学龄前与学龄早期,成人就应形成对儿童开展道德认知教育的意识,而不是以“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来简单化处理儿童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家长和老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儿童生活的早期即进行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规范教育。

  就具体的父母教养技术而言,伯克(Berk)认为适当的引导是培养儿童道德认知的有效方式。当儿童出现了欺骗行为时,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且建议孩子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弥补。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应注重言行如一,做好孩子的榜样,为孩子营造安全、支持性的道德认知教养氛围,这有助于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进一步促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