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自我身份认同 加强心理共同体建设
2020年06月08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8日第1942期 作者:孟维杰

  心理共同体是基于共同或一致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文化心理等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共同体意识或共性心理。这种共同体意识或共性心理不仅蕴含着对民族、国家、世界及人类整体的较为相同或者趋近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是出于对人类本性的高度认同、尊重与追求而形成的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

  人类“类本性”属性是形成心理共同体的本源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所主张的人具有的“类本性”。这种“类本性”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社会属性。这种“类本性”具有抽象性、可表征性和公约性,比如“和平、 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这些人类追求的公共属性,是人类千百年来即便是历经无数次战争或者灾难,伴随着人类的前行和探索的脚步,依然无法被耗尽或者湮灭,如火炬一样照亮和指引人类前行的路途。不管人类过去、当下或者未来,曾经遭遇或者即将遭遇怎样的艰难险阻,这种向往与追求不会有太多的改变。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人类在长期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在复杂的心理现象背后凝结而成的近乎抽象的文化心理本质或者心理实体,即人类心理共同体。

  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人的发展可能会超越血缘关系与地缘界限,同时也可能会跨越由对宗教、文化、民族等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形成的权力共同体边界,进而生成“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越高度发展,公民素质越高,就越容易形成世界公民心理,这种公民心理的形成是在抛开种族、民族、人种、国家及意识形态的偏见或者刻板印象之后,以人类的“类本性”为基础,演化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包含着对人类当下和未来抽象的本体的思考,形成一种对人类较为趋同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世界公民心理状态,如同存在论一样,需要探讨和追问存在作为存在所具有的本性、永恒和规定。人只有认识和理解事物对象的“本体”,才算是真正认识了事物对象的本质。在本体的彼岸世界,那里灌注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理解和渴求,表达了人们探求未知世界的一种精神和一种信心。这就意味着,人类可以超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种族、国家的人类心理生活现象的表面,去探索和构建人类心理生活现象背后的普遍的心理规律或者本体。这种普遍的心理规律或者本体是心理共同体的精髓与核心要义。唯有如此,才能在东西方文明的对话、沟通和联结中,超越东西方固有的价值追求,生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共识和理念,摒弃“零和博弈”思维,长短互补,填沟补壑,实现对当下国际秩序失序、失责的状态进行规范与重构。

  将自我身份认知融入心理共同体

  在目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语境下,公民主体身份依旧是本国或者民族文化传统的外化身份,带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构建心理共同体需要转化与完善公民身份认知。各成员主体需要改变狭隘的自我身份认同与身份认知,积极投身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创新属于心理共同体中成员的共同身份,实现价值与共识的自我确认,达成自身所属国家或者民族、种族的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契合性,人类心理共同体才能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公民不仅需要以价值认同作为观念建构的基础,还要以角色转化作为观念建构的关键。前者的核心要义在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与交往,尽管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或者价值观诉求,但是源于人类的互相往来与互相依赖,也会逐渐形成各民族共同的实践、认知和价值。多元文化不应该也不能成为构建心理共同体的障碍,而是为共同体内问题解决贡献多元视野的智慧和积极力量。公民身份认同需要价值完善,只有将自身的身份认知融入共同体的身份认知,真正认识到其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消解公民身份之间的裂痕,整合成人类心理共同体。后者的核心要义在于,公民身份的角色优化要求破除成员之间的依附关系,建立一种共同身份,重建对话方式,这就意味着公民的身份首先是独立的,彼此互相尊重与理解,而公民主体之间生成的关系则是平等与互惠。同时,要认识到成员的角色认知与定位是在确立共同身份基础上观念的自然生成,不依靠外部的强制性而更多受共同价值取向的规约。这表明,角色认知与定位无论是对于公民个体还是国家,可在进退之间以共同的协商机制,达成角色之间的新型平衡,构建共商、共建与共享的全新对话和沟通话语体系,进而助力于心理共同体的构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要以心理共同体形成为文化心理条件。只有全人类的心理不断优化、不断规约和不断认可,主体的人格被予以最大程度尊重,才能不断凝练和融合成全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心理,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之间只是经济上关联、利益上博弈而精神、心理上分离的状态,不断提升人类自身心理的包容度、认同力和吸纳力,成为处于同一空间下有着共同文化心理追求的心理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心理动力。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