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本土化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
2022年03月03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3日第2359期 作者:王轶楠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学子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淬炼,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传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让自己的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历程中绽放光彩。在助力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社会心理学课程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探究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本质和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科学研究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在理论、方法、应用三个层面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性平和地处理好“自我内”“人际间”“群体间”的关系,养成自尊自信的健康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抱负,进而成为心怀祖国和人民、德才兼备的人才。

  本土化视角 弘扬民族精神

  社会心理学力求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科学解释,在现代科学体系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也吸引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学习热情,并成为青年人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掌握成才途径的重要窗口。

  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都受制于其所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目前国内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多直接采用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如戴维·迈尔斯、艾略特·阿伦森、布兰斯科姆和吉洛维奇等撰写的教材。这些教材虽出自不同心理学家,却无一例外地具有鲜明的西方个体主义文化特色,书里的很多理论和研究成果多从“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出发,难与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间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人的自我与他人间的界限不同。西方“个人定向”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他们以一个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为单位,看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及成就;而中国“社会定向”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个人与他人间的界限并不一定很清楚,而是使自己的界限可以包容他人及其所属的团体。所以,相对于西方主流文化所提倡的自我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更鼓励个体将小我融入大我,通过成就大我,实现小我。

  过去30年,我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十分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比如,人情与面子研究(黄光国、胡先缙,1988),民族性研究(沙莲香,1990),中庸心理研究(杨中芳,2001),社会心态研究(杨宜音,2006;王俊秀,2016),群氓研究(周晓虹,2018),适恰自尊研究(王轶楠,2020)等。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外引进的教材中却鲜有提及,不但难以反映我国本土心理学家的智慧与思考,而且不利于我国青年学子建立文化自信,甚至会对其理想信念的形成造成冲击。

  因此,新时期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在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上,应消解西方心理学的学术霸权,深入我国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元素,基于符合我国人民自身文化的心理学观点,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课程,从而助力青年人夯实理想信念,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尽早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原创性设计 构建本土理论

  为了引导大学生准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乃至群体间的关系,理性化解群体间的矛盾,尽早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笔者基于本土心理学思想,整合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出一个全新的文化驱动下的中国人社会心理结构与动力模型(如图所示),并将之作为设计本土化“社会心理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框架与基础。

  该模型主张,社会文化既是塑造个体社会心理结构的重要基石,也是驱动个体社会心理特点发生与转变的关键力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人的社会心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存在差异,进而让中西方人对于“何以为人”和“如何做人”拥有不同的理解。

  在结构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自我结构分为小我(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将个体与他人相区分的特征,相当于个体自我)和大我(以小我所属的团体为自身界限的、具包容性的自己)两部分,同时大我和小我间的边界可以灵活转化,中国人可以通过将小我融合于大我之中,实现道德自我的发展。

  在动力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多轮驱动的社会建构体,小我内部、小我和大我之间、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都存在着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只有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彼此协作,才能在自我内、人际间以及群体间保持和谐融洽的互动关系。

  在运转上,个体的社会心理特征及变化受四种关系影响和驱动,分别是己内关系(小我内部认知、情绪与行为间的关系,如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知觉),人群关系(小我和大我间的关系,如社会影响),人际关系(自我和他人间的关系,如社会关系)和群际关系(自我所属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如社会偏见)。而融入思政元素的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指导大学生通过协调好这四种关系,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积极社会心理素养。

  兼容性理念 完善课程体系

  本土化理论模型指导下的“社会心理学”课程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研究成果与思政理念有机融合,努力促进广大青年学子建立文化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抱负,进而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授课内容上,融入思政元素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课程包括以下八章内容:社心概述、社会自我、社会互动、社会影响、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偏见、社会变迁。每一章内容各有侧重,但在结构上保持统一,都包括经典研究、本土进展和思政元素三个基本部分。围绕重点培养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每一章节又有相对独立的实践目标设计。比如,第一章“社心概述”重点提升学生的批判性与辩证性思维水平,第四章“社会影响”重点培养学生随和而不盲从,合群而不从众的处世智慧。

  在教学方法上,融入思政元素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课程会在理论、方法、应用三个层面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理论上,在介绍经典社会心理学理论和本土心理学研究进展的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既加深大学生对于基本社会心理学理论适用性与局限性的理解,又让他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多角度认识“个体—人际—群际”关系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及内涵,从而建立文化自信。方法上,重点讲解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与设计细节,并从经典研究文化适应性和可推广性的角度,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实践上,启发大学生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身边的社会性问题,比如,通过掌握概率知识,减少认知偏差,提升合作共赢以化解人际冲突,减少社会偏见等。

  在实际操作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课程会以促进学生发展、支持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创造灵活多变的线上线下学习环境(如微信公众号、网络共读小组、学习打卡App等)以及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辩论、小组游戏、案例讨论、报告文献等),启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和接受课程反馈,并通过课堂问答与随堂测试夯实基本学习技能,直至逐渐成长为见多识广的学习者、敏锐理性的社会观察家、勤奋务实的行动家、自觉觉他的思想家。

  总之,融入思政元素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课程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特点,通过在理念上将科学研究、本土文化和思政元素相融合,在方法上将小组辩论、小组合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逐步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思维、文化素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社会发展和中国发展间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树立远大抱负的同时,脚踏实地,尽早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