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流理论的绘画实践干预
2022年06月23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3日总第2433期 作者:吕超颖 任俊

  许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控制力较差,出现如“坐不住”“静不下来”“上课走神”“做事不专心”等现象,从而导致学习困难,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出现自我迷失而误入歧途。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儿童的自我控制力呢?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的一种新的干预方法近来十分流行,即利用儿童喜欢涂鸦的本能,通过绘画实践活动来对这部分儿童进行引导。这是因为绘画实践活动能使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心流(Flow),容易使孩子进入沉浸式学习(或活动)状态,从而产生积极效果并发展其自我控制力。

  心流(Flow,有时也译为福乐、福流、沉浸和流畅感等)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伊·契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zikszentmihalyi)于1975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它是指人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而获得的那种最佳体验状态。心流的产生需具备多个条件,如活动具有结构性特征(即时的积极反馈等)、活动本身成为活动参与者的目的、活动的外在挑战与个体已有技能呈高水平平衡。个体一旦获得了心流,就会表现出强大的专注力(即个体的行为与意识完全相融合而对周围世界盲视)并丧失正确的自我意识(如不知道饥饿或疼痛等)和正确的时间知觉(总觉得时间转瞬即逝)等。心流理论提出后,逐渐得到了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体育学等多个学科或领域的重视。

  绘画实践活动更易带来心流体验

  儿童的绘画活动是对世界认识的投射及情绪情感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科朱罗瓦(A. Kozhurova)等人2021年发表在《人文学科:会议平台》(SHS Web of Conferences)上的一项以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证明,绘画干预有助于降低小学儿童的焦虑感,提升其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哈克·马丁(Brittany Harker Martin)2022年发表在《加拿大教育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积极参与视觉—触觉等艺术活动可以调节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而定期参与艺术活动则会显著提升心理健康能力。这是因为绘画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儿童获得心流,而心流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为什么儿童通过绘画实践活动会相对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呢?这主要是因为绘画实践活动既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又满足心流产生的条件。

  第一,绘画实践活动是一种儿童抒发个体情绪的有效方式。由于生理发育尚不够成熟,儿童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不足以充分表达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的情感或认识,因而儿童的绘画实践活动是儿童对社会和自然自发进行情感表露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儿童通过绘画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愿望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例如,在给儿童“我的一家”这一绘画命题时,儿童可以通过描绘人物的形象与状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爸爸妈妈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爸爸喜欢将我扛在他的肩膀上,妈妈可以做出可口的饭菜,我感到很快乐”,通过表现爸爸妈妈脸上的笑脸符号来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

  第二,绘画实践活动能够让儿童切身感受或体验到自己的控制感(如控制画面的构图或色彩等)。儿童在多数生活活动中会表现得力不从心,但绘画实践活动则不一样,即使当儿童面对已经出现的画面问题时,儿童也可以通过绘画技巧(如构图技巧、色彩技巧等)去解决,此时儿童容易获得成就感。例如,儿童在描绘“错乱的树叶”时,不仅画出叶片相互的遮挡关系,还以淡绿和深绿两种颜色区分了叶片与嫩芽,这种任务看似简单,但它很容易让儿童产生轻松感和控制感等心理体验。

  第三,绘画实践活动能满足儿童所面临的外在挑战与已有技能水平的高水平平衡。例如,在涂鸦阶段的儿童,孩子对绘画体现为无序、重复地乱画。此时的挑战可以是在纸上画点、长短线等,儿童稍加学习画笔的运用就可以画出自己满意的点、线。随着生活经验及绘画能力的提升,简单的涂鸦已经难以激起儿童的兴趣,构图、空间关系、色彩冷暖安排等更具有专业性的知识可以为儿童提出新挑战,促使其完成更具难度的绘画任务。对新挑战的征服感转化为个体能力的提升。

  第四,绘画具有很好的即时反馈特征。儿童常常会使用笑脸或粉色、黄色等一些明亮的颜色表达开心的情绪,在此表达过程中儿童可以再次感受到描绘事物或事件时所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儿童运用绘画材料进行涂鸦游戏,体验着“这个画正如我意”的快乐,而对于不开心的事,儿童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宣泄情绪,从而获得释放感。绘画活动中由认知而产生的情绪被成功宣泄出来,同时也加深了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如儿童在描绘火龙果的生长环境、轮廓特点和果肉结构等时,不仅得到了画面的即时反馈,也得到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反馈。

  第五,绘画通常都是由兴趣而产生的内在动机支配。绘画实践具有天然的有趣性,容易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动手的欲望。如儿童在纸上吹肥皂泡泡,泡泡留下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印记,又或是对红色与蓝色颜料在纸上混合后产生紫色的好奇,都是通过绘画笔触、材料肌理产生画面的不确定性导致儿童对绘画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充满对“未来”的好奇心,儿童因兴趣沉浸在绘画实践活动中,推动儿童对进行绘画活动下一步的期待。

  绘画实践干预需要注意的问题

  郭怡美(Yi Maggie Guo)等人2020年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的一项研究发现,学生心流体验受到学生兴趣、自我效能感和对教师看法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认知学习结果。因此,绘画实践干预也要相应地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绘画要以孩子自身的兴趣为基础。兴趣是最好的内在动力,在绘画过程中,要尽量让儿童为了画出感兴趣的事而去学习,使儿童更专注于当下活动,形成自然的快乐沉浸学习。同时也可以将绘画与其他学科结合,如可以提议儿童画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通过绘画帮助儿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而使孩子的认知和体验都能达到最优状态。

  其次,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在绘画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帮助儿童设定通过学习就能画出的目标,以增强儿童对自己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信心;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孩子学会在绘画时运用相应的绘画技巧来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如想表达物体远近关系时,帮助孩子学会合理运用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方法。大卫·梅尔尼科夫(David E. Melnikoff)等人2022年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报告指出,心流受人们活动的目的和方法的影响很大,其中目的(ends,简称E)指个体期待的活动最终结果,如画出一个苹果等;手段(means,简称M)指实现E的方法,如用铅笔画出苹果的轮廓或用油画棒涂出苹果的颜色等。人们的心流状态水平会随着M与E的相关程度而发生相应改变,如儿童画出一条直线或用油画棒涂出蓝色,使用此方法(直线或蓝色涂鸦)对结果(描绘苹果)的关联不大,此时就不易产生心流;相反,当儿童画出一个圆形代表果体并用曲线代表果柄,使用此方法对达成目标的把握会增加,心流状态也会随之增强。当个体体验过心流状态后,会有意识地自主提高自己的技能以追求下一次心流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间接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期待结果的实现程度可以引发产生自主行为,从而促使参与者更有耐心去对待某项活动,达到愈战愈勇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对孩子的行为或行动进行积极反馈。积极反馈不仅可以促使孩子的行为尽快达到预期结果,还可以增强孩子达到期待结果的把握性。许多孩子往往愿意做之前成功过的事,因为之前成功过,孩子会认为下次更有可能成功,并且这种成功体验还会泛化到其他活动上去。如孩子通过某种绘画方法使画面效果达到其预期效果,如果能得到他人认可,就会进一步使孩子获得成就感以及进步的动力与信心,并期待下一次的绘画活动,而且这种体验还有可能泛化到他的认知学习和手工活动中。

  当然,用绘画实践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能力与纯粹的艺术教育不同,因为它不是用艺术来干预疾病,也不是通过绘画艺术来创造产品或培养艺术技能,而是利用绘画实践来建立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力,帮助那些看起来没有天赋且在绘画领域创造力不高的孩子通过绘画实践学会理解、参与和自我调节,从而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