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有助包容性增长
2020年05月08日 05: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8日第1921期 作者:本报驻伦敦记者 赵媛

  4月30日,比利时智库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让·皮萨尼—费里(Jean Pisani-Ferry)在该所官网撰文表示,疫情蔓延和气候风险凸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局限性。有观点认为,疫情可能导致人们为了恢复经济而延缓推行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则,如何平衡多种需求也影响着“后疫情时代”世界的发展。疫情将给未来的世界怎样的启示,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平衡各项发展需求
  
  皮萨尼—费里表示,疫情使个体行为的集体影响受到关注。每个人都不得不认识到,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并不是仅仅通过纳税和捐款来履行。社会成员对彼此表现出的责任和感激之情不可或缺。同样,这也适用于应对气候变化。

  皮萨尼—费里强调,人们不能忽视疫情危机带来的经济模式转变的相关挑战,以及未来推进气候行动将面临的更多挑战。气候行动本质上是全球性的,而抗击流行病的斗争更具有地方性。现在大约84%的法国公民支持对外国人关闭边境,以控制疫情。无论在哪里燃烧一吨碳,对地球温度的影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全球协作的原因。疫情过后,人们是否更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造福自己和子孙后代,仍需观察。此外,随着社交隔离措施的解除,政策制定者将越来越重视恢复经济增长和就业。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将是通过推动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留下的社会经济创伤。 
  
  加大绿色发展投资
  
  皮萨尼—费里强调,在疫情得到遏制之后,各国应该抓住机遇,在提高集体意识的基础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在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应意识到存在多重挑战,需平衡取舍。要认识到这一挑战的重要性,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贝亚塔·贾沃希克(Beata Javorcik)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2010年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出现反弹,并持续稳定增长。导致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错失先机,未能充分利用公共资金引导全球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反观当下,各国抓住此次投资机遇,不仅可以减缓气候风险,还可以降低未来发生大流行病的风险。全球变暖正在发生,需要全球合作协同应对。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能源专家哈里·博伊德·卡彭特(Harry Boyd Carpenter)表示,即使医疗危机得到缓解,各国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和财政负债。因此,各国支付绿色经济转型相关经济成本的意愿,可能还会降低。最大的风险在于,面对巨大的疫后经济恢复成本,国家和公司都会发现,依靠化石燃料比投资替代能源更便宜,获取化石能源也更容易。然而,要使气温上升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甚至1.5摄氏度以内,全世界必须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必须在未来10年内出台积极的绿色政策。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环境及资源部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施罗德(Patrick Schröd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一些教训可能会对未来的气候改善产生影响。由于封闭边界影响了零部件的全球供应链,制造业受到影响。这表明,各国必须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即减少原材料投入,增加循环利用,通过政策和实践,实现向循环经济转型。加强环境保护、社会包容性发展与达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密不可分。气候变化、资源过度消耗和废物产生等环境问题与社会不平等问题之间的联系日益明显。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激发产品创新,降低不平等水平,并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要推进公平有效的国际治理合作,通过区域、国家和地方各级的政策协调,重视数字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设计和执行多边技术援助方案,特别是支持中低收入国家。施罗德建议,各国政府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和银行应设立循环经济投资基金,以推进全球价值链向循环经济转型。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经济、政策和治理总经理马蒂亚·罗曼尼(Mattia Romani)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沿线国家带来可持续发展红利。罗曼尼认为,对于那些被全球投资者忽视的国家来说,这种互联互通的愿景尤其重要。“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帮助这些国家增进与全球的经济合作。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荣休教授克里斯·罗利(Chris Rowle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得到推进。中国引领的集体性投资能够为受疫情影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罗曼尼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如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这些机构在将中国的愿景转化为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帮助地方经济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

  (本报伦敦5月6日电)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