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人文社科 构建美好未来
2020年08月31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31日总第2000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近日,英国国家学术院发起“塑造未来”的新倡议,旨在促进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动态研究在理解和解决当今世界问题方面发挥作用。目前,该倡议已在全英范围启动。人文社会科学如何指引我们的生活?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人文社科重要性愈加凸显

  21世纪20年代将是人文社会科学在英国乃至全球舞台上重放异彩的10年。英国国家学术院主席朱利娅·布莱克(Julia Black)认为,过去6个月凸显了人文社会科学在应对重大挑战,促进健康、幸福、繁荣等方面的重要性。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及地理学帮助人们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戏剧、文学为人们提供精神激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英国国家学术院提议推广“塑造未来”倡议,提高决策者、行业领袖、资助者、雇主和广大公众对社科研究的认识。发展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将为人类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倡议将在重振社会福利、围绕目标重建包容性经济,以及探索科学、政策和政治的文化与历史三大主题下制定政策和研究议程。倡议将在各学科之间搭建起桥梁,综合各学科观点,帮助政策制定,并鼓励跨学科学习。同时,倡议还将提供一个平台,利用专业知识,制定包容性、跨学科的对策,引导人们积极展望未来。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作者、牛津大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充分理解人文社会科学,是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础。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令人欣慰,但从人文社会科学中寻求指引还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深化知识探索对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21世纪,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十分必要,否则未来将只有挑战,机遇难觅。

  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研究院长克里斯蒂娜·博斯韦尔(Christina Boswell)表示,“塑造未来”倡议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类面临的社会、文化和经济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应用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商业、经济、医疗、福利、治理和公众对专家信任的影响等。倡议不仅推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助力解决社会问题,还促进了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社会护理等领域的发展。同时,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与从事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研究的人员之间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发挥人文社科的历史性作用

  英国国家学术院教授西蒙·戈德希尔(Simon Goldhill)表示,人文社会科学可通过指引行动及提供历史经验,在灾后重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灾害应对和恢复策略应注重防控风险。“塑造未来”倡议借鉴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界的最佳学术成果,勾勒出了一个积极未来。项目以伦理和共同价值观思考为基础,致力于更好地为公共政策提供信息,并鼓励跨学科学习。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荣休教授克里斯·罗利(Chris Rowley)对本报记者表示,人文社会科学在充满挑战的时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应对挑战的对策。例如,20世纪50—80年代英国和美国的劳资关系问题。当时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对社会挑战进行分析,提供政策建议,还亲身参与实践,推进问题的解决。

  罗利表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过提供数据支持观点,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降低可能产生的确认偏误。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力,需要推进跨学科发展,扩大人文社会科学的受众范围,优化高校系统评价体系,鼓励学术文章以外其他形式科研成果的发展。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雷切尔·米德尔马斯(Rachel Middlemass)表示,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和观察能帮助人们优化决策,作出基于证据的决定。人文社会科学支持包容性发展。近期,由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表现中心和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共同发布的报告提出,增强商业和社区的参与度,对发展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社会科学有助于设计出人们愿意遵从的社会政策,增加金融系统韧性,应对社会不平等,促进心理健康及发展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确保人文社会科学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推进合作,解决复杂问题。增加学界与业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合作。同时,增加学科间及学科内的合作,增进人文社科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合作,促进高校跨学科合作。第二,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可见性。第三,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可信度,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价值传播。第四,增加对科研人员的支持,增强学术影响力。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裕的时间和资源,支持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