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协定》(以下简称《协定》)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非洲国家将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主体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世界银行报告预测,到2035年非洲的总出口量将增加近29%,届时非洲区域内贫困人口数量也将大幅缩减。未来,非洲将通过加速工业化进程来增强其全球竞争力和吸引力,以便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针对目前非洲大陆的贸易状况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提升区域内贸易比重
1月27日,泛非通讯社下属“全非洲”新闻网站刊发消息称,当前,世界经济正发生深刻变革。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非洲自贸区”)启动后,可成为推动非洲区域贸易增长、深化区域价值链的重要平台。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区域贸易相比,非洲大陆区域内贸易比重不高。据有关数据统计,2019年非洲内部贸易总额为1.376亿美元,占非洲大陆总出口额的16%左右,其中进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和未加工产品为主,如矿物燃料、贵重金属、天然珍珠等。非洲大陆内部贸易参与国也主要集中在南非、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与发展项目研究员兰德瑞·西涅(Landry Signé)曾提到,非洲大陆内部贸易水平较低是因为其工业化水平较低,而且非洲很多国家的出口行业严重依赖原材料产品。非洲自贸区的启动不仅能够提升非洲的工业化水平和制造能力,还可以推动非洲大陆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发展。当前,非洲大陆供应链布局较为分散且多处于低端层次,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协定》生效后,非洲国家可以对优势产业进行重新布局,形成互补,还可以在现有价值链体系上进行升级,逐渐增加中、高层次产品。
在西涅看来,非洲自贸区成立后,非洲国家应该优先解决其生产能力问题,这不仅包括提升生产效率,还包含提升产品质量以达到国际标准,形成国际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相互协调,使原材料和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其次要推进非洲大陆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更灵活、更便捷的运输网络,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非洲研究领域研究员齐多·穆尼亚提(Chido Munyati)1月26日在世界经济论坛网站上撰文表示,非洲自1963年成立“非洲统一组织”到2002年宣布启动非洲联盟(以下简称“非盟”)以来,始终把促进非洲和平、安全和稳定,加快政治、社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为此,非盟成员从2015年6月开始启动非洲自贸区谈判,以期实现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发展、最终形成单一市场的目标。经过5年多的努力,非洲自贸区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但《协定》包含两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的规则已经正式形成,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解决争端的规程,以及各种附件、清单、时间表等。第二阶段将会涉及竞争政策、投资和知识产权,相关谈判还在进行之中。
穆尼亚提认为,非洲自贸区的成立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非洲经济自由化提供了新机会。该自贸区由54个国家组成,涉及的人口超过12亿,涵盖的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在可预见的未来,非洲自贸区将会带动非洲大陆GDP、就业率以及大陆内部贸易显著增长,同时还能有效降低非洲贸易逆差。未来,非洲大陆内部近97%的产品将实现区域内无关税自由流动,届时能够有效吸引大量外部资本进驻非洲,为非洲人民带来丰厚的利润。
南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祖瑞卡·罗宾逊(Zurika Robinson)对本报记者表示,推动非洲一体化和非洲自贸区建设的关键是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以及减少关税。此外,非洲各国还要实施具有建设性的产业政策,指导经济和技术发展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行。尽管目前非洲许多国家都已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但其中一些国家在实施阶段面临诸多挑战,这将导致产业政策无法达成预期效果。
推动非洲大陆经济更加繁荣
为了更好推进非洲产业发展,罗宾逊建议,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以不断提升价值链为基础,形成长期规划,取代短期的行动方案。要根据非洲不同经济体特点,培育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逐渐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非洲国家应该通过增加科研投入,激活专业知识的成果转化。这样既能增加自身出口产品的多样化,还能扩大贸易范围,避免因产品同质带来内部冲击。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秘书长瓦姆科勒·梅内(Wamkele Mene)提出,非洲大陆的产业政策要与时俱进,与全球发展趋势保持同步,并不断从过去的发展进程中汲取经验教训。非洲的产业政策不但要具有灵活性,还应该与公共部门的投资政策保持一致,才能形成吸引私人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新局面,从而解决资金短缺等难题。
梅内表示,在建设非洲自贸区的过程中,还应该赋予中小微企业更多参与其中的权利,因为它们是非洲大多数经济体的驱动力。中小微企业不应该被排除在政策之外,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也不应该是大企业的特权。只有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受益于非洲自贸区建设,才会最终推动非洲大陆经济更加繁荣。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