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危机四伏
2021年12月03日 07: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3日第2301期 作者:本报记者 闫勇

  俄罗斯智库瓦尔代俱乐部官网11月24日发布了该智库高级研究员雅罗斯拉夫·里斯夫利科(Yaroslav Lissovolik)的文章《让资本主义枯萎?》。文章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暴露出自身存在的缺陷,同时也面临巨大问题。另有学者提出,疫情并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失序的直接原因,其内部发展的矛盾在疫情发生前就已经暴露。

  资本主义体系隐患早已存在

  从油价下跌到商品和服务短缺,市场的异常现象让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应对一系列日益频繁危机的内在能力提出质疑。里斯夫利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当前市场体系固有的脆弱性。“市场失灵”的表现不仅包括“能源危机”与全球多个国家和产业部门的能源短缺,还包括发达经济体长期存在且日益猖獗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这场危机中,西方各国非但没有表现出在生产和分配效率方面的优势,反而囤积居奇,而其经济体系中其他领域也同能源领域一样,出现了大规模短缺。在里斯夫利科看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已经对西方市场体系的效率产生怀疑。发达国家企业和主权资产负债表上的过度债务规模、企业微观层面的透明度欠缺以及宏观层面的各项国家财政政策,都使得西方市场体系受到质疑,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人们的疑虑日益加深。

  2019年,英格兰银行前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警告称,世界正在梦游般地走向一场新的金融危机,这将对所谓的“民主市场体系”产生毁灭性后果。金的判断依据是,全球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陷入低增长陷阱,通过对比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比1929—1933年大萧条后的复苏要弱。

  在英国卡迪夫大学社会学专业教授法比奥·维吉(Fabio Vighi)看来,疫情发生前,世界经济已经在不可持续的债务下濒于窒息。西方许多公司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支付自身债务的利息,只能通过发放新贷款来维持运营。这些公司的营业额下降,利润率受到挤压,现金流越来越有限,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政府对银行业的救助只是暂时缓解了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主要经济体出现了经济停滞、小企业停工或倒闭、工人失业等更加严峻的问题。这些现象与资本主义危机和经济的最终重组有很大关系。在这些经济体中,新自由主义政策挤压了工人的收入和福利,让富人可投资并从中获利的金融庞氏骗局层出不穷,类似央行大量发行货币等一切可利用的工具都被用来维持需求。西方经济体趁着疫情向陷入困境的金融市场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同时暂停实体经济,以避免产生更大的金融崩溃。

  资本与劳动者的矛盾难以缓解

  在里斯夫利科看来,目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经济效率方面得分不高,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绩也不理想。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和生产效率最优,似乎比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中设想的要困难得多。支撑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关键基本假设,如经济主体的合理性和自利性也存在问题。如果这些是支撑当今经济体系的基本假设,那么,当前危机引发的结果就不足为奇了。未来资本主义很有可能成为自身发展的受害者。因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严重的财富不平等以及资本利润与劳动工资之间的巨大差距,会严重阻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如果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更高的增长和财富,那么最终的代价会高得让人无法安心。

  加拿大蒙特利尔全球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琳·托德亨特(Colin Todhunter)认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的工人阶级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直被认为是“多余的”,这些人是新自由主义祭坛上的牺牲品,他们因为自动化和外包而失业。从那时起,这部分人口就不得不依靠微薄的国家福利和破败的公共服务生存。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他们还可以依靠不稳定的低薪服务部门工作聊以糊口。托德亨特表示,目前,我们看到世界各地有数百万人的生计被剥夺。随着人工智能和生产、配送、服务的先进自动化技术不断普及,未来也许将不再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与资本的关系也在转变。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体系中,越来越多的人被视为“不具备生产力的人”和“没用的吃白食的人”。如果工作是劳动阶级存在的条件,那么,在资本家的眼中,为什么要维持一大批不再需要的劳动力呢?

  总而言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逐利的能力和欲望愈发膨胀,劳动者尤其是数量巨大的、没有特殊技能的底层劳动者在经济体系中越来越居于不利地位。里斯夫利科认为,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将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危机越发明显,而这一切因素在疫情前就已经存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