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文化研究中心搭建中美友谊的桥梁
2022年10月12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2日总第25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褚国飞

  

  ■(从左至右)亚当·福斯特、敏迪·本森、特丽莎·福斯特、斯蒂芬·艾伦,在赠送海伦·斯诺与安危之间《忘年之交》画作的现场合影。 主办方/供图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南犹他大学成立了海伦·福斯特·斯诺文化研究中心,来自该校和犹他州政治、经济和教育界的近200人出席了成立仪式。本次活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乐声中开启,南犹他大学校长敏迪·本森(Mindy Benson)和中国驻美大使馆井泉公使先后致辞,南犹他大学的友好院校——中国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也通过视频致辞祝贺。

  在成立仪式上,南犹他大学国际事务副主任、中心董事团主席斯蒂芬·艾伦(Stephen Allen)表示,中心的成立将为雪松城学习汉语提供更好的平台,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推进两国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

  将“未被歌颂的伟大女性”带回国人视野

  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是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曾因创建“工合”两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她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她同情、支持中国革命事业,向全世界真实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她也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麦卡锡主义迫害,失去政治自由达23年。南犹他大学在官网报道中心成立的消息时指出,该中心以海伦·福斯特·斯诺命名,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有影响力的作家、终身人道主义者和中美之间的桥梁搭建者。她于1931年前往中国并度过了二战时期,她的实践展示了她跨文化、跨意识形态和跨国界合作的能力。

  自1931年首次踏上中国至1997年去世,海伦心系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人民。海伦·斯诺研究专家、翻译家安危是海伦生前的挚友。多年来,他把学习海伦和研究海伦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安危回忆了与海伦相识以来的点滴,从阅读、翻译、整理海伦的著作和手稿开始,逐渐更全面地了解海伦,并决心还原事实真相,将“未被歌颂的伟大女性”海伦重新带回国人视野。

  自1978年海伦重访中国期间认识安危后,两人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并逐渐建立起深厚友谊。回国后,海伦把自己此次中国之行的见闻写成长篇报告文学《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经历》,并将书稿寄给安危,安危节选其中关于西北地区的部分内容,翻译出版了《70年代西行漫记》。随后,海伦将自己多年来的手稿陆续寄给他,安危也夜以继日地翻译,并四处联系发表,先后出版了《逃往延安的美国人》《我在中国的岁月》《延安采访录》《毛泽东的故乡》《中国为民主奠基》等著作。

  1985年,安危在应邀赴美讲学期间,几乎每个周末都去海伦的住所,帮助她整理堆积如山的手稿。一年多的相处也让安危更加全面和深刻地了解了海伦的生平经历和历史贡献。

  此后几年间,在多次学术研讨会上,安危陆续发表了研究海伦·斯诺的论文,包括《未被颂扬的伟大女性——〈西行漫记〉与海伦·斯诺》《预报西安事变的女记者》《工合之初》《斯诺采访鲁迅的前前后后》等,通过翔实的史料和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论证了海伦的历史贡献,引起史学界的极大关注。1987年,为纪念海伦延安之行50周年和海伦80岁生日,安危还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伟大的女性——海伦·斯诺在中国》图片实物展,更是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海伦热”。

  20世纪80年代,安危翻译出版了海伦许多关于中国的著作,撰写了大量有关海伦为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论文,还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和研讨会,引起了学界和政府的重视。1991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文学基金会将首届“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授予海伦·斯诺,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对海伦的官方肯定和赞扬;同年,安危发起并成立了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又授予海伦·斯诺“人民友好使者”的称号。

  青年一代再续“海伦桥”

  随着海伦·斯诺在中国获得广泛认可和赞誉,她的事迹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美国特别是海伦·斯诺的故乡雪松城和海伦的丈夫埃德加·斯诺的故乡堪萨斯城的关注。

  1989年,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缔结为友好城市。2001年,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联合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设立了“海伦·斯诺新闻奖”,至今已举办两届。从2002年开始,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和美国南犹他大学共同举办中美两国大学生“海伦·斯诺翻译奖”竞赛,至今已举办十届。2004年,经外交部批准,“中美人民友好纪念碑”在西安落成。2009年,中国艺术家将一尊7英尺高的海伦·斯诺铜像捐赠给了雪松城,现在,该雕塑位于大街公园,以供后人纪念她。2019年,一尊海伦·斯诺半身雕像又在南犹他大学图书馆落成,成为传承海伦·斯诺精神的又一见证。2022年,美国犹他州将2022年8月定为海伦·斯诺到访中国91周年纪念月。此外,陕西省翻译协会和美国还多次互派志愿者,多批美国志愿者来陕西开展义务英语教学,同时陕西也派出多批志愿者去美国义务教授中文,进一步扩大了海伦·斯诺在中美两国大学生中的影响,也将中美民间友谊传承下来。

  此次成立海伦·福斯特·斯诺文化研究中心,是海伦·斯诺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延续,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民间的广泛接触与友好交流。

  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Adam Foster)在成立仪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海伦精神鼓舞着在座的每一位。“我无法想象如果身处当年海伦的时代我会怎么做,但我知道,我们和海伦一样,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各种机会,为和平与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在海伦·斯诺精神的鼓舞下,我创办了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其宗旨是传承她的遗产,继续建设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韩非子说过,‘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两千多年后,在建设中美两国友谊时,我们依然需要‘心相通’的智慧。”他表示,海伦·福斯特·斯诺文化研究中心不仅是一个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平台,希望在中心学习的青年一代对中国有更多理解,对两国关系有更深刻、全面的看法,当好一名架桥建设者,增进两国语言、文化和更多领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海伦深知,给予别人最好的礼物是理解,海伦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更好的做法不是关闭交流之门而是打开沟通之路,促进一个健康关系的法宝是架一座桥梁,四海之内皆兄弟。

  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海外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雪莲(Sharon Crain)在成立仪式的发言中表示,91年前,海伦来到中国,从坚强的中国人民那里学到了很多。在她发表的20多本著作和难以计数的未刊手稿中,记录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她曾说过,“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似乎并没有一座万里长城,因为相互间的民间交往是中美友谊的基础。在当今世界上,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时常会遭到无情的破坏,而我绝不会做任何事去损害这种脆弱的特殊关系”。这在现在依然很有意义。海伦毕其一生精力搭建中美人民理解与友谊的桥梁,对雪莲本人的影响也很大。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雪莲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雪莲也衷心感谢多年来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的老朋友们为传扬海伦·斯诺精神付出的不懈努力,并对海伦·福斯特·斯诺文化研究中心能在海伦的故乡成立感到十分欣慰。

  雪莲告诉记者,中美两国间的交流是超越语言、多层次、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两国政府官员间,也体现在学生之间、友好城市之间以及普通民众之间。有的是官方的正式访问,有的只是非官方的友好互动。就像美国公园路小学一名10岁的小学生从陕西师范大学附小访问回来时写的那样:“当我们刚刚步入校园,就听到2300名孩子们欢呼起来。他们似乎为我们飞越半个地球来看他们而感到开心。我曾想,要想与那里的学生交流大概很困难,因为我不会说汉语。我真的没有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我这辈子经历的最棒的时刻!在离开那里的时候,我知道我们可以交流,只要我们都对彼此表现出尊重和友善。”雪莲说到,海伦第一次来中国时,只是一名20多岁的姑娘,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远见。她始终坚信,中美两国甚至全世界都将从两国间的理解和友谊中受益,自己也一直为之奋斗着。如今,很多来自两国不同领域和年龄段的人也都以海伦为榜样,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建设中美两国理解与友谊的桥梁。

  海伦·福斯特·斯诺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欧阳文向记者介绍,如今,掌握汉语已被认为是21世纪年轻人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为当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提供汉语教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是中心的重要使命。目前,中心在峡谷景高中、雪松初中和高中开设了汉语课程,并计划为雪松城和高校社区举办年度文化庆祝活动。中心还将为更多的中文教学活动,以及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相关研究、增进中国与犹他州之间经贸往来等活动提供平台。同时,中心也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国和南犹他大学、雪松城的友好关系。

  欧阳文表示,教育无国界,文化无优劣,中心将结合当地的教育情况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和彼此间的语言学习是促进情感交融的渠道。在人文交流中展现出的美,体现着人性本身的光辉,以及中华文明的魅力和美国文化中的开拓创新与独立平等精神。希望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年轻一代之间那些最基本、最直接的交流,能够跨越大洋、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隔阂,深入人心,架起一座连接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这也正是海伦·斯诺生前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