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激活黄河文化记忆
2023年12月14日 10: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4日第2794期 作者:孙艳

  新的媒介载体不断产生,其中影像媒介逐渐成为文化记忆的媒介形式之一。由陕西省档案馆联合国际在线策划制作的八集微纪录片《黄河沿岸的丰碑·陕西篇》在央视频、腾讯视频、抖音等视频平台上线后,受到网友广泛点赞。该纪录片以陕西省档案馆及相关市县档案馆现存史料为依据,通过实景拍摄及声、画、特效包装等展现手法,用影像方式表达民族精神的传承,从情感与记忆方面彰显心灵最深处对民族复兴的期盼,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呈现黄河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 

  阿莱达·阿斯曼通过对文化记忆媒介历史变迁的研究认为,2000多年来记忆的主要隐喻——文字,正在被电子网络这一宏大隐喻取代。从纸张、文字到电子数据库、视频,媒介的形态不断变迁,文化记忆的载体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档案纪录片作为影像媒介的一种特定形式,以真实为本质属性,追溯文化记忆的真实面貌。《黄河沿岸的丰碑·陕西篇》全片共八集,分别为《民族根脉》《岁岁安澜》《中流砥柱》《生态为民》《绿色北移》《三秦脊梁》《匠心奉献》《人民福祉》。该片平均每集时长约10分钟,虽体量短小,却以小见大,从细节出发,探寻黄河的文化记忆,讲述陕西人民在黄河治理中的贡献,解读“黄河宁,天下平”。作为微档案纪录片,该作品是符合当代碎片化特征的产品,以其创新的“微”字,成为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富有鲜明时代特色。

  档案纪录片作为媒介在文化和记忆之间建立联系。从文化记忆的心理机制来看,档案纪录片中的图像和视频可以有效唤醒公众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从而使文化记忆的可能性得到广泛利用。从其作为影像型媒介的作用来看,作为文化记忆的客观外在物,档案纪录片在影响媒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化记忆的建构。

  构建“记忆之场”在地认同 

  皮埃尔·诺拉提出的“记忆之场”属于文化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类别。他认为,“记忆之场”的诞生源于人们不再具备自发的记忆,所以应当维系于“创建档案、组织庆典、发表演讲、公证文件”等一系列活动,由此衍生的“记忆之场”是一种具有纪念意识的场所或残留物。文化记忆的形成离不开空间场所,“记忆之场”承载着文化记忆的媒介作用。

  地点对于回忆空间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在不同文化情境中,人们对于地点的描述,是将文化与社会记忆赋予地点的过程。这部纪实性的档案纪录片影像,既凸显了有关地点的在地性描述,又传递了黄河传统文化技艺的全球话语与价值。立足于本土空间的意象带来了集体性的民族心理意识,经过不同空间的汇流与整合而建构的“记忆之场”,以更加有形、凝实的影像符号,实现文化记忆从“记忆何物”到“通向何处”的在地言说。

  记忆散落在参与故事的人、物和环境之中,在特定的场域生发特殊的情感。随着人们共通意义空间的元素累加,与之相关的场景细节也变得更加立体,“记忆之场”作为一种“构成性”的象征形式也随之成立。这也解释了这部档案纪实影像为何大多选择在黄河沿岸原生态场合拍摄。“在地性”一般指特定地域的人文风物和地貌环境。立足文化传播语境,媒体里的地理景观能够较易凝聚更多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情感的人们。档案纪录片影像将档案所在的场景重置,使得“记忆之场”的体系立足在档案的实景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在地性的真实表述。

  以在地性作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把握黄河文化记忆的主要场域——黄河流域的记忆表述。黄河文化高度概括、提炼和升华了不同河段干支流所产生的地方文化的共性。仰韶文化、河湟文化、大地湾文化、河洛文化等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地方文化,正是包含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记忆。《黄河沿岸的丰碑·陕西篇》第一集《民族根脉》通过实地探访黄帝陵、炎帝陵、后稷教稼、石峁遗址、半坡遗址等历史古迹,结合史实档案,追溯中华文明足迹。把黄河岸边的黄土地、古迹遗址的场景意象与视觉符号相勾连,通过空间意象带来符合人们集体性的心理期望。借助对过去古人的场景复原“展演”与石峁遗址等建筑的实在“布景”,在“无形”与“有形”之间增强了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人们愈加坚信这里正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激活集体记忆回归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深邃,中国文化精神更是影响深远。档案见证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建筑、物件、民俗等地域特色元素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黄河沿岸的丰碑·陕西篇》用叙事话语重新编码黄河的文化符号,把黄河文化变成一种集体记忆融入民族文化长河中,承载着记录意义,展现着鲜活的文化形象。挖掘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档案纪录片的使命所在。中华儿女强烈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让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黄河题材纪录片以“他者”的视角讲述,不仅可以让受众在了解黄河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还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感悟黄河文化的精神。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集体记忆,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价值认同符号。“黄河”这一文化符号成为纪录片影像艺术话语的构成部分,在原来地理环境的概念上被赋予了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属性,黄河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也多了一种文化象征。

  文化记忆本身是档案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沿岸的丰碑·陕西篇》为受众呈现了全方位多视角的黄河文化。从《民族根脉》解读黄帝陵古遗迹及博物馆中的文物档案,探寻中华文明根脉,到《岁岁安澜》中通过《史记·河渠书》、清代为甘肃灾情劝捐档案、黄河滩地鱼鳞图册等档案,讲述黄河泛滥灾情以及黄河沿岸人民的治河精神;从《中流砥柱》探访杨家岭七大会址、洛川会议纪念馆等革命圣地和馆藏资料,解读陕北在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中的巨大贡献,到《生态为民》讲述三秦大地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水土保持的奋斗精神;从《绿色北移》中陕西征山治水,到《三秦脊梁》中榆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为代表的大批治沙造林人的艰苦奋斗;从《匠心奉献》探访陕西杨凌农业科学家群体,揭秘中国农业硅谷的科技崛起,到《人民福祉》中陕西南水北调三大工程在构建人水和谐方面的伟大贡献,这一系列丰富而深刻的影像,呈现了几千年来三秦大地人民在治水安澜、保家卫国、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黄河文化记忆。

  《黄河沿岸的丰碑·陕西篇》呈现出的黄河文化魅力召唤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回归。对每一个华夏儿女来说,无论身在祖先的黄土地上,还是生活在异国他乡,都有着共同的文明脉动。这部反映黄河文化的微纪录片,以“见微知著”的精心制作凸显理性的文化情感,对具有共同民族文化信仰的人群而言,很容易扣人心弦。于传播角度而言,这无疑是成功的。

  (作者系烟台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