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讲述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2022年10月19日 09: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9日总第2511期 作者:范建

  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历史性巨变中,文艺家们亦始终以在场的身份见证并讲述这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他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一历史性时段,积极挖掘生活中鼓舞人心的事迹和可贵精神,以影像方式记录着时代巨变,讲述来自老百姓身边与贫穷抗争、振兴乡村的精彩故事,再现一幕幕基层英雄的时代画卷,挑起了文艺工作者“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时代担当。近年来,产生了一批催人奋发受众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如《山海情》《花繁叶茂》《经山历海》《从长江的尽头回家》《一个都不能少》《我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带笑颜》《遍地书香》《向往的生活》等;塑造了一批新时代基层英雄群像,如《山海情》中踏实而又坚韧忘我的马德福,《花开山乡》中充满热情不畏艰难而又身先士卒的白朗,《经山历海》里用实际行动改变乡村的山东基层干部吴小蒿、贺成收,《十八洞村》中以坚韧的毅力与堂兄弟带领村民向贫困宣战填土造田改变命运的新时代“愚公”杨英俊等。

  《山海情》真实地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福建宁夏对口扶贫建设闽宁镇,从宁夏西海固搬迁到玉泉营的易地扶贫移民故事。剧中村支书率领乡亲们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建设新家园,从劳务输出、乡村种菇到发展葡萄酒产业逐步脱贫致富的故事,突出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换,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塑造了基层干部马德福、张树成及科技工作者凌一农教授集体带领村民忘我地投入到由乡村脱贫到振兴的奋斗过程。有网友评价说,“亲眼见到由过去荒凉的戈壁大漠到现在欣欣向荣的金沙滩银沙滩……多少像黄轩演的马德福这样的基层干部默默无闻地为老百姓奉献”。剧中同样向人们展示了在眼前现实情境下,贫困地区老百姓为急于改善生活而觉得读书无用、赚钱为大的尴尬和教师的无奈,乡村教师白校长将这一角色演绎得真实到位令人唏嘘,真实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真实”“生命力”“乡土”是《山海情》的“关键词”,在叙事方式上,以平民视角和民间话语方式,讲述时代变迁中的基层人物悲喜欢歌,塑造了一群朴实而不失责任的丰满鲜活形象。剧中张书记车祸去世后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好人”而引起人们的共情,也是对我们基层干部很高的评价。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赢得村民们的信任,在大家对新经济模式有疑虑的时候,往往身先士卒,为乡村振兴唱响时代足音铸魂赋能。而剧中涉及的搬迁、修路、供水、供电等牵涉其他部门历来都是基层难缠的问题,既有情节,又有深度。该剧制作亦颇为用心,无论是剧情、节奏还是演员的着装、造型,都有着严谨精心的打造,方言的使用更增加了场景环境和乡土风情的真实感,首映时即得到人们的好评,获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记述乡村振兴故事离不开一个“真”字。一部动人耐看的乡村振兴影像作品,重要的还在于立足现实、拥抱时代,植入时代集体情绪的律动,将新时代洪流主题与艺术凝练、感人故事与审美享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乡村振兴题材历来不缺精彩的“故事”讲述,只有建立在深入生活基础上的叙事,真实揭示基层普通人物身上的所欲所求所思所想才会有生命力。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应当立足实践,捕捉人们心灵的闪光点,用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手法烙下的时代印记,并升华为美的形象,让人们在精神享受和情感陶冶中达到美的升华,感染观众、打动观众,从而激励人们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的乡村振兴题材作品不仅仅表现经济上脱困扶贫,还有文化上的扶智,真实地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以知识助力,用科技赋能,开阔贫困地区的视野。新的乡村振兴影视剧所表现的不是过去意识里简单的经济扶持,更不是助懒贫困地区的“等、靠、要”思想,而是反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之间的碰撞,充分挖掘地方自然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用知识、用技术、用观念赋能当地自然条件,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影视剧中所表现的扶贫干部、科技工作者不是带资金,更多的是带项目、带技术、带观念,直击贫弱的根源,由脱贫而逐步发挥自己资源优势进行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振兴乡村的总目标。《大农商》讲述年轻一代在农业全球化挑战背景下,既要面临与国外商业同行的竞争又要面对老一辈传统观念纠葛的种种境遇下的艰难从而站稳市场的故事;返乡青年农民田韧回到家乡以农村土地入股的新模式回馈村民的《热土》,真是千百年来农民的新鲜事;投身时代建设过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县委书记严冬雷,面对领导班子内部追求GDP固化思维以及基层既得利益者的种种自利、推诿、不作为现象,不畏重重阻力治理环境污染,最终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也树立了基层干群新的观念。

  文艺作品所以区别于宣传、新闻,其主要特征正在于动之以情、以情化人。“情”是建立在起码的生活真实的基础之上,其感染力往往是发自艺术形象所体现的精神力量,舍此则很难吸引观众,更不用说打动观众。文艺工作者不深入生活、缺少对基层生活真切的体验,单凭热情想象容易导致作品的模式化和概念化,不可能掌握我们这个时代的灵魂和脉搏,也难以赢得观众的认可。要使影视艺术能够助力乡村振兴,鼓舞士气、激励人心,还要在艺术的锤炼上做精雕细琢的“推敲”。文艺作品不管是对社会的赞颂讴歌抑或是警示讽喻,它总是通过塑造经得起生活逻辑检验的真实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的,也因此,才能引发受众的精神共鸣,实现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的目标。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