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发展中国家同行现代化之路
2023年11月17日 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第277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卫思谕

  11月7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发展中国家国家治理高端智库论坛在京举行,中外学者就发展中国家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等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各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充分证明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说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1980年到2020年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成功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中国从之前的贫穷发展到实现了小康,这样的进步是历史性和里程碑式的,是其他国家发展的指南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提出,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对人力、基础设施以及商务的投资,这成功带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美国《中国政治学杂志》副主编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表示,中国的发展是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博采众长。中国越强大,就越会反思历史和自身经验,越能体现善治的根源和文化价值观,从而支持他国进步,与其他国家一起创造繁荣的未来。

  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当前,全球政治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国际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探索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巴西旅游部前部长福鑫表示,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在不断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升级和更新原有的治理体系,并通过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讨论和交流获得共识。英国牛津大学格林坦普尔顿学院名誉研究员罗伯特·沃克也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治理需要增加更多的全球伙伴关系和国际合作。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治理和国家建设、新兴和冲突问题司司长尤尼斯·爱博尤博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好地把政治导向转化为实际政策,从而安全公平地推动社会发展,比如强调对官员领导力的培训,让各级别公务人员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产业空心化对本国经济稳定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因而纷纷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回自己国家。这势必会引起全球产业链的重组,降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创造自己的增长动力,从外生增长转变为内生增长,在此过程中,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方面具有极强优势,可以和发达国家联手推动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表示,当前发展中国家碰到的共同难题,就是在发展之前人口增长较快,而发展起来后人口增速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把科技增长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积极解决劳动力人口下降造成的劳动力以及养老资源短缺问题。

  在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看来,我国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通过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满传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阶段持续推动机构变革,使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逐步成熟定型。我国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顶层推动、统筹设计,立足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尊重地方和基层的创造性,在循序渐进和与时俱进中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