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溜子:回荡在山峦之中的民族交响乐
2023年12月08日 10: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8日第2790期 作者:王斌 吴远华

  打溜子,民间俗称“打家伙”“围鼓”“打点子”以及“打路牌子”等,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保靖县、永顺县以及古丈县等地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被誉为“土家族的交响乐”。打溜子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溜子的独特魅力 

  与一般民间吹打乐相比,打溜子在乐器形态、组合形式、演奏技艺,乃至曲牌结构、节奏与句法、音响效果等方面都别具一格。作为一种土家族的特色文化,打溜子与其他民俗活动一起承载着土家千年文明的脉动,联系着土家人千年以来的情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思想品格等,成为传递湘西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湘西土家人的生活中,逢年过节、迎亲娶嫁、祭祀庆典以及生产劳动、新居落成等场面,总有一支或数支打溜子队伍伴随,组成一曲和谐而奇特的民族交响乐,回荡在层层山峦之中。1985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首次在西德、意大利、荷兰、瑞士四月艺术节上演奏了由田隆信创作、改编的打溜子《锦鸡出山》,受到各国观众的赞赏,打溜子这一民间打击乐艺术开始踏上了世界舞台。

  打溜子表演手法灵活,充分运用速度、音色、力度、节拍的变化,将各种不同的曲牌有机地连缀成套,加之乐手精湛的演技,使其表演生动形象,充满情趣。打溜子节奏清新明快,节拍变化频繁。乐曲多以一个板式为基础,兼以各种节拍变化。乐曲的段落起承和节拍变化常用1/4节拍转换,流畅自如,具有稳定感而又不乏趋动性。

  打溜子演奏曲目丰富,相传有300多支曲牌,按照曲牌的题材表现及其社会功用,可分为生活习俗、动物情趣、咏梅出行、吉祥祝福、绘意庆贺五大类别。传统的打溜子主要用于婚嫁场合,按照婚嫁仪式的程序进行连缀表演。新中国成立以来,打溜子被普遍用于土家族的民俗活动中,用于营造气氛。每当迎亲、进新居、庆丰收,以及三月三等喜庆节日,各村户之间常常举行竞赛,平时亦常用于自娱。经过不断创新,打溜子发展出吹打综合、舞台表演、舞蹈伴奏以及溜子说唱等表现形式。

  打溜子的保护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高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电视、网络等传媒日益普及,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转向多元化,许多地方民歌、戏曲、民族器乐等都面临着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通过田野调查,我们认为,湘西打溜子无论从表演与传承人的现状,还是从传承的生态环境看,均处于濒危的边缘。

  考察发现,打溜子的传承者、老艺人或知情人为数不多,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都在60岁上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保护物质文化遗产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很多项目是靠口传心授、耳濡目染,由于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

  为了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溜子存活下来,首先,必须重视对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要使活态的民间打溜子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是不太可能的,但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打溜子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则完全可能。建立打溜子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其次,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记载打溜子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声音、表演技艺、生产过程,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他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最后,建立一个打溜子民族生态博物馆。对打溜子采用馆藏保护方式,以原状加以保存和维护,并作为展品,在民族生态博物馆等场所向人们展示。同时,收集、整理诸如制作方法、具体用途、主要流行地区、主要使用民族等与之有关的资料,于展览物品前作为说明。

  为有效、有序地开展对打溜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传承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水平,想方设法形成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培训和造就一批善于开展打溜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骨干,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素质较高、业务强、能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文化部门要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规划,积极当好政府工作的参谋。要积极探索资源整合的途径,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要以对传承人的保护为核心,建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一整套科学有序的工作运行保障机制。要不断推陈出新,加大民族文化精品和品牌推出的力度。积极探索、寻找打溜子与旅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找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让文化元素充分渗透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软实力”作用。

  为了提高打溜子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平台和手段对打溜子进行大力宣传。网络宣传是当今时代最为便捷的宣传媒介,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打溜子的资料库,展示打溜子的各种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等方式来宣传打溜子。

  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对于他们的扶持和资助至关重要。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申报的力度,充分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广大群众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得到充分展示,使打溜子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此外,也要加强对传承人的管理,大力支持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明确目标和责任,促使传承人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溜子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传承打溜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更多同仁的努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辰河高腔源流研究”(22BB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