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赋能乡村”的三重追问
2024年02月06日 14: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6日第2831期 作者:张颖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白鹭湾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本村乡贤版画作品打造艺术乡建精品“版画村”,塑造“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意境。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白鹭湾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本村乡贤版画作品打造艺术乡建精品“版画村”,塑造“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意境。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赋能”一词,近年来已从互联网成功出圈,科技赋能、数字赋能、资本赋能、文化赋能、知识赋能……这些组合词汇彰显着使用者积极正向的社会价值观——强调通过资源和机会的分享,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个人梦想和社会目标,其中,“艺术赋能乡村”也成为当下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热词。

  通观学界的先行研究,对“艺术赋能”理念与方法的思考尚不够全面深入。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若将“艺术赋能乡村”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命题,在知行层面上至少需要追问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何谓艺术赋能?如何看待艺术赋能乡村的主客体关系?怎样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艺术赋能乡村的本土理论与实践路径?

  “艺术赋能”的内涵与外延

  当代中文语境下所使用的“赋能”一词是西语的舶来与转译。语义最初源于美国现代管理学中的“授权赋能”(Empowerment)理念,指团队管理从集权向分权方式的过渡,主张个人权利并不来自于组织中心的让渡,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与共享行动。但英文中的“赋能”在不同领域和学科有着差别化的表达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化学、生物学使用“Activation”对应“赋能”,指启动某种反应或过程,使其发生或进行;工程学、物理学使用“Empower”对应“赋能”,表示为系统或装置提供所需的能量或力量,使其正常运行;计算机科学使用“Enable”对应“赋能”,表示为某个功能或系统提供必要的条件或设置,使其可以正常工作。人文社会科学大多使用“Empowerment”对应“赋能”,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也有使用“Self-determination”(自主能力)、“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Participation”(参与分享)等语词与之对应。就整体而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赋能”概念,是指通过赋予个体、群体或社区更大的权力、资源和自主权,使他们能够参与决策、影响社会事务,以及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能力。这意味着将权力从原本的权威者或机构转移给边缘化群体,以促进社会平等、正义和参与。这一概念的演变源于对权力关系和社会不平等的批判,强调每个个体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以实现其全面发展和参与。

  从居于“赋能”概念核心地位的“去结构化”“去中心化”的基础语义出发,“艺术赋能”兼有两种不同的面向,这涉及艺术在赋予个体、群体或社区能力和影响力方面的不同角色与作用。首先,为赋能而艺术,即将艺术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于促进个体、群体或社区的赋能。艺术被视为一种可以传达信息、启发思考、引发共鸣和改变观念的媒介,通过艺术传达价值观、激发变革,实现赋能目标。其次,赋能的艺术,侧重于艺术本身的创作和表达过程,强调艺术创造和体验本身如何能够赋予个体、群体或社区更大的自主性、自信心和影响力。赋能被视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结果,艺术作品本身体现了多主体自我发现、自我表达和自我肯定的过程。最后,“为赋能而艺术”强调艺术作为传达信息和激发变革的工具。“赋能的艺术”强调艺术创作和体验本身的内在力量,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出“艺术赋能”的丰富价值。

  “艺术赋能乡村”主客体认知的重要性

  “赋能”是一个动词,艺术赋能乡村必然涉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知和行为逻辑。遗憾的是,当下我国铺天盖地的“艺术赋能乡村”项目,多数仍因循着一种单向的主客体逻辑关系,即“精英艺术”作为上位主体来实施赋能,通过提供资源、知识、培训等方式,来改善乡村的落后状况。这一过程往往会造成乡村风情风貌、业态组织的裂变与严重同质化。因此,“艺术赋能乡村”的理论研究和行动实践都需要更多地摒除隐含偏见、聚焦反身性,深入认识并持续关注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在“艺术”和“乡村”之间建立一种主客体相互转换的动态关系,强调平等、尊重和共同构建,使农民与艺术家共同定义艺术实践对乡村生活的创造性价值。

  “艺术赋能乡村”的本土理论与实践探索

  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艺术赋能乡村”,必然有不同的含义和方式。唯有从中国文化思想与民众日常生活经验中寻求可能的理论来源,才可能为解决本土现实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范式。

  要而论之,“艺术赋能乡村”的本土理论与实践探索,亟须厘清中国“艺术”与“乡村”之特型特质,在此基础上方可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张力。一方面,中华文明以农立基,“天时地利人和”之农本主义思想构成了农业社会的基本底色;另一方面,“乡土中国”是中华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文化认同与表达中,“藝”与“農”都是源通意合的。农耕为本的生业方式和乡土社会的宗法制度,决定了中国传统艺道“美善相乐”“美真同一”的本土特质。中华子孙亦在世代濡染的“和为贵,斯为美”的生活常态(生命常情)中接受并遵行礼制规范。“农本—乡土—艺道”三者历史性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稳定的理论“元叙事”的结构形制。它承载着中国人对世界的本体认知、价值伦理、审美表述,甚至身体习惯。

  将“农本—乡土—艺道”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乡土中国的文化传统。通过艺术表达,村民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既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能够成为统合不同社会群体理解、欣赏、认同乡村价值观,进行社会再建构的重要抓手。将“农本—乡土—艺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思路,亦可以激发乡村在生态、生活艺术层面的多样性价值,探索新的产业、服务和活动,从而实现乡村的多元化发展和艺术赋能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