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
2023年11月07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7日第2767期 作者:贾绘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道理是对事物自身规定性和运动规律的抽象概括。“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坚定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不仅指明了中华民族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重要路径,也对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中国道理是马克思主义逻辑、中华文化发展逻辑和中国实践发展逻辑共同演绎和作用的结果,但是从根本上看,主要来源于中国历史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最根本的是立足中国历史和当代实践,持续强化其在中国道理形成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实践,中国当代实践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整体性、根本性超越,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比如,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社会主义逻辑,又激发市场的作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制等,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既不同于苏联政治模式,又超越西方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同于东亚国家的现代化,又克服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弊端;等等。这些独特实践是中国道理的根据,也只有中国道理才能说清楚,才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历史实践是当代实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国道理不仅要立足于中国当代实践,也要立足于中国历史实践。这种历史实践包括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包括近代以来先进的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艰辛探索,还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实践,这也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运用好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及基本原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具有与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不同的逻辑,是中国道理的集中体现。运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持续运用好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及基本原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总结中国经验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也是新时代持续总结中国经验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原理是某一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原理性成果十分丰富,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为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基本原理或原理性思想观点是持续总结中国经验必须坚守的基本思想,需要深刻把握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间内,一些人总是用西方的概念、范畴、方法和理论观察和分析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主体性缺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有特定社会条件、民族文化心理以及先行思想资料赋予的特征,蕴含着中国人独有的思想理念、精神世界以及思维和话语方式。总结中国经验要善于发掘“天下”“和谐”“大同”“仁爱”“共享”等具有浓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宝贵资源,以此为基础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和形成“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像中国梦、协商民主、生态文明、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就是中国道理话语创新的成功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重要论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时代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破除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肤浅认识和错误思想,对自觉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智慧、促进“第二个结合”深度融合创新、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推进党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运用好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主要从科学角度或规律性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阐发和释义,其优势在于能够创造出原创性的概念、分析框架和理论逻辑。一方面,道理和经验需要在学术上获得自我确证,尤其是通过原创性成果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深刻回答一些重要命题。另一方面,没有学术支撑的道理和经验,很难具有彻底性和严密性,也很难得到普遍认同。从国际经验看,要使一套思想理论和话语深入人心,需要借助学术分析和支撑,否则很容易形成政治上自说自话,而人们不认同、不接受的局面。近代以后,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大量涌入,不少人开始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社会问题,形成了用西方道理阐释中国实践,甚至导致唯西方是从的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资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多转向原创性理论的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的着重点。

  持续升华中国经验,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理论是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升华中国经验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对中国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使其具有条理性、综合性,实现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只有把经验升华为理论,才能防止经验主义错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种开拓性、探索性和独特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系统化、整体性、特色性的复合型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进一步升华中国经验推进理论创新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从历史与现实看,既要重视历史经验,也要重视现实经验,尤其要重视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从思想和话语看,既要重视思想提炼,又要重视话语创新,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中国叙事话语体系。从宏观和微观看,既要总结宏观经验,又要重视具体领域的微观经验。宏观经验揭示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规律,具有方向性、综合性、整体性。微观经验主要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具体经验,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单一性。比如,采取多元方法实现农村精准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的经验;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增加新的森林、草地和湿地面积以及防治荒漠化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等。从政治和逻辑看,既要讲政治,又要讲逻辑,尤其是要运用严密的逻辑对中国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论证,使其经得起学术推敲,从而使理论具有强大说服力和指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不是要排斥和否认世界其他国家文明成果的积极作用,而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胸怀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把中国经验总结好,才有更强的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17BKS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