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哲学随笔三则
2023年07月19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9日总第2694期 作者:陈先达

■陈先达

  两种认识论研究方法

  认识论研究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以人的认识能力为对象,研究人有无可能认识对象。这种以认识能力为对象的认识论,如同不下水而研究人有无可能学会游泳一样。另一种是从人的实际认识过程来研究认识,研究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人类如何从实践中获得认识。这种认识论同时是实践论。实践论是最科学的认识论。所有脱离实际认识过程,而只以认识能力为对象的认识论学说,最终都会陷入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物自体概念就是以认识能力为考察对象的必然结果。当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达到对象自身而只能认识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表象时,必然产生现象和物自体分割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认为认识如果能在实践中运用而达到目的,就不存在不可认识的物自体。对于一个能在实践中被制造出来的东西,我们不能说自己对它没有认识。

  错误与真理相伴而行。人不可能径直认识真理,而往往是通过错误来认识真理。当知道自己错了,离对真理的认识就不远了。不认识错误,永远不可能认识真理。因为真理与错误仿佛一个铜钱的两面。真假、美丑、善恶是不可分的。这就是辩证法。精神贫乏产生了对精神的渴求,过于世俗往往促使人产生对神圣东西的追求。神圣的东西只有两种,一种是超越世俗的,这就是宗教。它之所以超越世俗,因为它是对一个并不能感知的存在的信仰;另一种是高尚的世俗性。一方面,它是世俗的,因为它追求的理想就在人间,它是为现实的人的现实利益而奋斗。另一方面,它又是神圣的,因为它超越个人私利而为社会理想斗争,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因此,这种世俗性更具神圣性。

  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

  在当代世界,由于互联网的发达,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无比迅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种新人类,那就是“宅男”“宅女”。他们不用出门,不仅饿不死,而且能知天下事,仿佛印证了两千多年前《道德经》中的话,“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是不是推翻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来自实践的理论呢?没有。任何认识都是来自实践,这就是亲知,是直接知识,是知识的生产;从互联网得到的是间接知识。如果没有直接知识的生产者,人们不可能从互联网上获得任何知识,正如没有工厂生产产品,从互联网上是不可能网购到任何东西的。科学技术越发达,间接获得知识的渠道和可能性越多。但如果没有从事实践和知识生产的人,就不可能获得任何间接知识。正如没有电视剧的制片人,从电视上是看不到任何电视剧的。因此,知识的流程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直接实践者)—流动渠道(各种传播手段)—知识接受者(间接知识)。这与物质生产一样。生产者(产品)—流通渠道—消费者。没有实践,就没有知识生产者;没有生产者,就没有产品消费者。我们在认识领域中重视实践,正如在物质生产领域中重视实体经济一样。

  熟知与真知

  熟知并非真知,这是黑格尔的名言。其实,中国哲学家也有类似的话:“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尽管人人天天饮食,但真正懂得美食而成为美食家的人很少。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它是从熟知中求真知。叔本华说过,哲学的任务不在于更多地观察人们尚未见到的东西,而是去思索人人可见却无人深思过的东西。确实,科学是发现新原理,技术是发明新工具,哲学则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思索并发现新的智慧。

  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怀着一种轻视的态度,说无非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诸如此类。其实,这种人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使能够背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也并不意味着真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每条原理,可以说都是人类丰富知识的结晶,都是一部人类认识发展史。就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为例,你能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吗?至今为止,所有哲学家都认同吗?没有。只要看看当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主张唯心主义的大有人在。这是因为在理论上实证上阐述这个原理并不容易。大脑如何思维、客观事物如何进入人的大脑,这个转化过程至今也没有弄清楚。至于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它的机制、方式等,仍然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