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新方案
2022年08月24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24日总第2477期  作者:王金良 姜奎秀

  作为国际减贫合作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中国通过投资、援助、合作等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质类、知识类以及机制类公共产品,积极推动中非合作、南南合作等国际项目建设,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合作关系。

  全球贫困治理面临巨大挑战,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世界银行在2021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约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其中新冠疫情将使超过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同时,过去四十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大约8亿,约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的75%,是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在全球减贫治理问题上,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树立了新的标杆。

  欧美主导的国际机构在全球减贫治理中失效

  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通过“华盛顿共识”、援助计划、减债计划等方式推进全球减贫进程,但收效甚微。

  第一,“华盛顿共识”具有内在的缺陷。“华盛顿共识”坚持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强调以贸易、金融自由化与经济私有化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这种在欧美资本控制下的激进式市场化改革,往往引发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暴增,进而加剧贫困问题。此外,欧美国家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但对本国农产品实施出口补贴,设置关税和贸易壁垒,强化了发展中国家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和产业依附。

  第二,实施附带政治条件的国际减贫战略。欧美国家的国际减贫战略带有强烈的利己主义色彩和新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其附带的政治条件使得接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援助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比如,作为受附带政治条件援助战略负面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墨西哥曾接受世界银行多笔大额贷款,在强加的“结构性调整计划”影响下,国内收入不平等、社会分化加剧、债务危机等社会问题此起彼伏。其他拉美国家同样接受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利率贷款和一再加息等多种因素冲击下,最终陷入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低迷的困境。此外,多年以来发达国家虽然在联合国推动下作出拿出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0.7%的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承诺,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未完全兑现。

  独具特色的中国减贫道路

  中国为推动全球贫困治理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开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减贫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减贫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党和政府的领导是贫困治理的关键。中国减贫取得的重大成就归功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也归功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中国将扶贫任务纳入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战略目标,形成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协作发展的格局,持续打造以经济、能力和权利救助为一体的多元扶贫治理体系。聚焦贫困治理,党和政府始终以人民为出发点,建立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脱贫攻坚多元治理体系。

  第二,从脱贫攻坚到精准扶贫的战略创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道义帮扶”为主要特征的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发展型扶贫,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贫困区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开发式扶贫,再到十八大以来以“精准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党中央始终坚持因时因势推进扶贫政策创新。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此外,精准扶贫在政策上针对贫困地区实际情况逐步细化,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瞄准扶贫对象单位和精确扶贫对象,这是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的发展与创新。在“六个精准”扶贫政策的导向作用下,通过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受助人群的精准化扶持,以及对扶贫项目的动态化监测,切实有效巩固了精准扶贫成果。

  中国式减贫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新方案

  中国减贫方案根植于中国大地,有效解决了贫困问题。对于与中国有着相似贫困经历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减贫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说,中国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机制。在脱贫攻坚战略中,政府作为减贫全过程的主导性主体,始终将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坚持做好符合时代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精准识别机制,使脱贫攻坚始终保持着精准性、目标性、有效性、持续性的整体推进步伐。正因如此,政府主导的多元贫困治理机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治理范本。

  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了全球减贫治理的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选择,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全球化秩序,以合作共赢引领世界发展道路,开拓完善了全球贫困治理的新理念。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的正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体现的正是各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大局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超越人类意识形态的角度寻求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发挥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纽带作用,将各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责任、价值紧密连接,推动全球贫困治理向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是推进全球减贫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国有力推动了全球贫困治理的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国以“不附加条件”和“不干涉内政”为原则,通过援助和投资两种途径,切实推动全球减贫的国际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以基础设施援助为关键点,引入有大型企业参与的市场化模式。作为国际减贫合作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中国通过投资、援助、合作等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质类、知识类以及机制类公共产品,积极推动中非合作、南南合作等国际项目建设,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也积极探索以援助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境外合作等形式开展合作减贫,使得“中国式减贫”的理念和方案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