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草原文化研究迈上新台阶
草原文化研究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2019年11月08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8日第181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通讯员 张国庆

  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10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内蒙古社科院”)共同组织的“草原文化研究与草原文化学科建设”座谈会在内蒙古社科院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长乌恩,内蒙古社科院院长李春林,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毅松,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金海,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张久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敖其,内蒙古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包斯钦,内蒙古社科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额灯套格套,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王其格,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王海荣等学者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畅谈草原文化研究,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为深化草原文化研究、推进草原文化学科发展建言献策。

  草原文化已取得标志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2004年“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启动起,草原文化研究走过了从肇基到逐步成熟的学术历程,草原文化也成为在全国引起关注的地域文化类型。当前,草原文化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吴团英:15年来,草原文化研究不仅在学术领域,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成绩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自治区领导的关怀和学界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一是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理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我们始终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共同体开展研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提出了一个新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草原文化成为内蒙古文化的总概括,成为内蒙古文化的一种标识,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草原文化话语体系,提出了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成为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提出了“以学科建设引领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推动学科建设”的指导方针,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模式。三是把草原文化研究紧紧地同蒙古学研究、北方民族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理论基础薄弱和理论概括不够的问题,一个是研究队伍现状和构成的问题。

  金海: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成就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首次把北方草原各民族文化作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和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学理研究,将以往冠名北方民族的碎片化研究和冠名游牧文明的单一化转向系统化和综合化研究,为建立草原文化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二是把草原文化紧紧置于中华文化的大框架内进行研究,提出了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重要组成部分、动力源泉等观点,揭示草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确立了草原文化的重要战略地位及其意义。三是努力推动草原文化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和转化应用,撰写出版一些普及读物与教材。四是在构建草原文化学学科的同时,创建了新的学科建设模式。五是草原文化研究成果不但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还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肯定。草原文化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独特品牌和文化名片。

  把草原文化放在世界文明的宏阔平台上进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走到今天,草原文化研究已逐步进入新阶段。今后应如何推进草原文化研究持续深入,推动草原文化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

  吴团英:首先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以前,我们主要是把草原文化放在中华文化框架下展开研究,现在我们要拓展视野,把草原文化放到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去研究;同时要转换视角,从草原文化的角度再看中华文化,可能会得到很多新的启示,对中华文化的构成、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一个全新的认识。

  其次要从整体上加强草原文化的研究。草原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怎么把握,需要用各种成果来丰富草原文化,解决好理论薄弱的难题。

  再次要深化具体问题。把草原文化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研究。通过深化草原文化研究,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还要解决好草原文化地域分布问题,过去我们从中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现在从欧亚大草原去研究,要研究如何解决好相关学理逻辑。

  乌恩:从学科长远发展来看,近期的学科建设应关注如下问题。一是学科发展主旨和定位有待进一步突出。草原文化是以游牧文化为本底而衍生变异的类型文化,具有时空跨度大、民族成分复杂、文化形态多样、研究史料匮乏且散乱等特点。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既不能将草原文化研究简单理解为历史上草原民族历史文化的现象总汇,也不能模糊草原文化学与蒙古学等传统学科的界限。草原文化是对中国北方草原区域特定地域文化的综合研究,从选题到研究方法,应该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探索该文化体系的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更要关注其内在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性,在宏观高度综合研究草原文化生成、变异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是学科基础建设有待加强。从目前成果出版发表情况看,近几年草原文化持续研究面临乏力态势。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既符合新兴学科起步阶段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暴露出我们亟须解决的学科基础建设的部分问题,其中最紧迫的是学科资料建设问题。

  三是骨干科研队伍有待加强培植。任何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队伍、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草原文化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大学没有草原文化专业,也没有研究生、博士生授予点,与草原文化研究最为贴近的是大学的蒙古史、北方民族史和民族学等专业。受教学体系的影响,他们直接转向草原文化研究,无论是基础知识积累,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存在转型问题。草原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还需要多方面的培养。

  四是发扬优良传统,将学理性和现实性研究紧密结合,加强学科研究的引导工作,设立一些具有导向性的选题,进一步彰显草原文化学科的价值。

  敖其:科普读物非常重要。在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过程当中,误读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草原文化”这个大的概念之下,出版发行高中端科普读物非常有必要。对不同区域的草原文化,从历史和时空的不同层面进行比较研究,从时空的角度、横向纵向的角度,多个层面上进行研究,宏观和微观研究紧密结合。此外,还要对草原上不同民族的文化交往史进行研究。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文化基因等融入到城乡文化建设当中。

  金海:首先,草原文化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和引进草原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从区外引进文化学专业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业的硕士、博士的同时,把自治区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草原文化研究方面的年轻学者送到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文化学理论培训和文化研究实践锻炼,提升研究能力和素质。其次,加强草原文化资料建设。在系统挖掘、整理、出版草原文化资料的同时,将其加以数字化,建设草原文化资料数据库,为草原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支撑。再次,将草原文化紧紧置于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视野,进而把草原文化放在世界文明的宏阔平台上进行研究,揭示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价值和作用。最后,深入研究关乎草原文化学科建设的重要学理问题,如草原文化的本质属性、构成、区域分布、学科属性等,进一步充实、完善草原文化的理论体系。此外,要更加注重草原文化学学科建设,比如尝试先在内蒙古高校的中国史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专门史下面的文化史、民族史等方向和民族学一级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下面的方向上,招收草原文化研究方面的研究生,逐渐使其成为学理性强且具有独立设置的学位授权学科。

  王其格:“草原文化”是一个成长中的新兴学科,在学科体系的建构上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拓展草原文化的学术视野,与拥有相同、相近地域文化资源的省区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考察、研究草原文化,将草原文化的研究推向全国。同时也和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与蒙古国、俄罗斯、中亚五国等国家建立以草原文化为契合点的多形态学术交流、学术合作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

  王海荣:加强草原文化学学科建设,要继续深入研究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及草原文化学的学科属性等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加强草原文化理念的研究,构筑草原文化理念体系。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学术队伍的建设,要联合有关学术机构建立区域性学术联盟,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完成共同目标。

  包斯钦:草原文化这个新兴学科要立得住、走得远,我认为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将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同时将草原文化置于世界历史文化发展总体格局下加以研究,着重探讨草原文化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把视野拓展到历史上的整个草原地区,涵盖它应当涵盖的全部内容和要义。二是使草原文化研究转换成文化研究学界共同的话语,带动国内相关省市自治区共同推动,并逐渐推展到相关国家和地区,把“小合唱”变成“大合唱”。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