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西古典文明中的秩序与人伦
2023年11月28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28日第278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通讯员 邵楠

  11月11—12日,以“古典文明中的秩序与人伦”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古典学与经学年度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古典文明中的秩序、经学的现代转化、人伦秩序的重塑、灵魂秩序与德性秩序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在文明比较意义上区分西方古典学与中国古典传统经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提出,区分古典学和经学的意义在于,要判断谁是真正意义上用历史的、批判的方法谋求文明创造的古典学,谁是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抹平文明之间差别的古典学。

  今人在研究经学时,必须回答中国传统经学的性质以及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经学的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认为,史、礼、文是各大文明经典的基本阐释框架,但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构成整体文明形态以及深入诠释的面貌非常不同。内在于中国经学自身的史、礼、文传统及其与西方的对话,能为构建现代中国文明提供力量。

  与会学者借助古典学与经学视角,探讨秩序塑造与人伦构建的复杂内涵。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建立是中西的共同追求。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院长杨国荣表示,天人之变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主题,其中隐含着天道和人道的沟通,既肯定天地万物自然有序,又将天地秩序作为社会秩序和社会人伦的形而上的根据。在传统社会中,礼乐从不同方面构成了社会人伦的具体内容。而在现代社会中,说服性的道德规范和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共同塑造了现代形态的现实秩序。

  中西古典文明对自然与秩序的相似理解具有重要的互鉴价值。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志猛分析了柏拉图和老子视域中的自然与秩序,认为柏拉图和老子的自然思想都涉及宇宙万物的本原、生长过程和结果,力图贯通宇宙、城邦和个人的三重自然,以形成和谐的人伦和政治秩序。

  会议在圆桌讨论环节就秩序与无序的转化、自然秩序与人间秩序的关系、秩序的瓦解与新秩序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提出,现代秩序瓦解后如何重建的问题需要学界进一步思考,无论是个体灵魂的内在秩序与无序,还是政治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秩序与无序,都值得关切。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文江认为,在古典文明中,人伦是秩序的核心,而讨论时代中的秩序与无序,把本来隐藏在秩序背面的内容揭示出来,表达了古典学术的关怀。

  当今时代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从无序或已有不合理秩序中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秩序。《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表示,从无序中寻找秩序意味着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出发,探究规范性政治的规律性前提,这种规律性与时代、历史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当今时代寻找秩序,一定要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把义理、人伦融进规律性当中。

  今天重新思考时代与秩序变迁的关系,核心是价值观问题,秩序的稳定需要确立核心的价值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付长珍从长时段的历史意识角度出发提出,秩序既指向外在性的社会生活秩序,也包含内向性的意义世界的心灵秩序,近代以来个体的崛起和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都对社会伦理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瘟疫和战争带来的无序以及国际复杂局势时刻提醒人们,应思考如何既尽力维持政治和个人的内在秩序,又能面对无时不在的瓦解秩序的外在压力。林志猛认为,古典哲人力图凭理智构建政治秩序和灵魂秩序,以使人的意识和政治获得均衡,赋予存在恰当的秩序。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