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优势
2024年01月23日 09: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3日第282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1月13日,第二届“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会议旨在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全面把握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更加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深刻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史意义

  回顾人类文明史进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庆祥对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单数一元文明史观提出批判。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从道路、制度、文化和理论等多个维度建构了新的文明史观,意味着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世界从属于西方的框架,确立了现代化发展的主体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实质、路径等,阐释了“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哲学基础,克服了西方现代化内在的缺陷,并为各国在具有主体性的基础上开辟和创造现代化提供了启示。在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商志晓看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式”,以其量的指标和质的要求相统一,突出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中国贡献,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的基因与历史内涵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特质的重要维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围绕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贯通性,提出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相互成就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提出,中华文明涵养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创造了新的当代中国文化,“两个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先导,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法。

  深入阐释党的领导

  与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关系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认为,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与中国共产党“有效供给”的相互促进,是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政党文明,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政党现代化的知识表达体系和价值实现机制。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勇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人民至上,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坚持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提出,党的全面领导有助于从提供方向引领、确立文化方针、提供制度保障、提供精神支撑、推动文化传播等方面巩固文化主体性,这就要求确立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文明自信,推进“两个结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谈到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问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士海认为,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整体性研究

  党的二十大以来,学术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掀起理论研究热潮。有学者认为,目前已有研究的问题性学术取向明显,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谱系和理论体系,而对中国共产党必然领导、能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等问题的研讨仍不够深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提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包括,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认知史和实践史两个维度,拓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的历史过程、领导方式研究;系统分析、对比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客观评述、正确认识几十年和几百年的关系问题;将中国特色转变为中国优势问题等。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土壤。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树彬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从资本逻辑到人民逻辑这一根本转变的视角出发,提出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切入点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加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速建分析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生力军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党的建设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颜晓峰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党的自身建设体现了党的自我意识、自我革命、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需要学界从这一过程中把握和理解党领导现代化的内涵。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贵清建议,整体性研究需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到世界现代化历史的视野,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100余年历史发展过程、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以及“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

  论坛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